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记我所知道的尤家骏

尤家骏(—),字修之,山东即墨人。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第二届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年在我国首次发现“黄色酿母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在国家级和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是我国麻风病防治专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享有很高声誉。

一、求学路漫漫,成就大专家

尤家骏教授年毕业于英、美、加拿大合办的私立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图1)。医院皮肤科主任兼济南麻风疗养院院长的是美籍皮肤病专家海贝殖(L.F.Heimburger),与其一道工作的尤教授于年即采用抗酸染色法检查麻风菌,并熟练掌握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年对头癣致病霉菌做了分类和鉴定研究;-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皮肤病院留学,深受德国魏尔肖(Virchow)细胞病理学之影响,奠定了其深厚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基础。

年,海贝殖回国,医院皮肤科主任兼麻风疗养院院长(当时疗养院在齐鲁大学院内,归齐鲁大学管理,新中国成立后搬迁到西郊,归济南市卫生局管理)。-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医院进修皮肤霉菌学,同时被邀请讲授皮肤组织病理学。医院后,他是当时全国最早开展皮肤病理学和真菌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年,他报告了国内首例黄色酿母菌病(即着色芽生菌病)。年,同科副主任刘春林报告了国内首例孢子丝菌病,由此可见该科真菌学功底之一斑。

年,尤教授代表中国出席在哈瓦那召开的第五次国际麻风大会,并作了“麻风分类”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年进行院系调整,原由英、美、加拿大主办的齐鲁大学改为山东医学院,外国专家均已回国,尤教授被任命为山东医学院一级教授、皮肤病教研室主任、医院皮肤科主任和全国麻风病研究组组长。

在尤教授倡议下,经省政府批准,于年成立了山东省麻风病研究所(即现在的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前身)。他被任命为首任所长,其后该所与山东省性病研究所合并,易名为“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尤教授仍兼任所长,医院皮肤科主任郭子英教授兼任副所长(图2)。

二、授业兼解惑,桃李遍天下

尤教授著述甚多,著有《麻风病学概论》《麻风病学简编》《麻风病理图谱》《神经血管梅毒》《梅毒临床图谱》,与杨国亮教授合编《麻风临床及病理图谱》,并多次参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皮肤性病学》的编写,发表论文数十篇,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独到见解。

尤家骏教授是新中国麻风防治事业的先驱之一。他受卫生部委托,自年到年,先后在山东医学院举办全国麻风防治研究培训班5期,培养了来自二十余省市的高级医师名。年应卫生部邀请,在兰州举办了西北五省皮肤病和麻风培训班。参加上述培训班的学员们后来都成为各省市麻风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骨干,不少成为麻风皮肤病专家,如邓云山、刘牧之、汪洋、韩丹蛙、孟梅白等。

尤教授曾被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第二届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委员、全国麻风性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山东医学会理事、山东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年出席山东省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他被授予“个人先进特等奖”。

三、聆听教诲,感受恩泽

五十多年前,我就读于山东医学院,当时就有幸聆听过尤家骏教授的授课,领略其魅力四射的学术风采。他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只听我讲即可,不必看书”,然后是娓娓漫谈,甚至从台前走到台后,边走边讲,从不照本宣科,其内容有血有肉,绝无空泛枯燥之感。

出于对尤家骏教授的钦慕,我从山医毕业后,将第一志愿定为以他为所长的山东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继续当他的学生,因此有机会多次到济南广智院街47号他的私宅谐前请教。姑且不谈具体的学术问题,单就他讲的有关个人的经历,其内涵之深刻,足以发人深思——“我毕业后从事皮肤科学并兼麻风疗养院院长,我的同学们对我很不理解,说:‘我们齐大医学院每年才毕业二十余人,被视为珍宝,干哪一科也比干皮肤科和麻风有前途,你还缺这碗饭吃吗?’但我认为,越是人们轻视的、不愿从事的事业越有意义,如麻风患者,自古以来被人们歧视,对其惧之若狼,畏之若虎,甚至遭到各种迫害,他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群,因此,也最需要医生的关爱……”他还对我说过:“唐代孙思邈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麻风专家,著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他亲自诊治过多例麻风患者,包括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孙思邈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药王’,成为精诚大医,是因为他做到了‘胆大心细、智圆行方’,古书上记载:有一巨龙,从天而降,龙头俯在孙思邈的院子里,张着血盆大口,当时全家人都被吓得躲入床下,唯独孙思邈镇定自若。他想,该龙定是吃野兽被骨头卡在咽部,故来求救,于是他找了一段木头将龙口撑起,果见巨骨在咽,于是伸手将骨头取出,该龙腾空而起,三次点头以示答谢,如无胆大心细谁能为之?他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对病人不分贫贱富贵,当如至亲,一视同仁,因此他是智圆行方之大医。”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

他从不以专家的身份而矜持作态,在学术会议上,他常谦虚地说:“鄙人既不专,也不家,而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这并非客气,乃是心里的实话。”

四、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尤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作为山东医学院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张宝义教授,今年已年过九十,和他一样严谨治学,在山东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期间,多项研究课题获奖,深得同道们的赞扬。尤教授确信严师出高徒,“在齐鲁大学读书时,我们班一位浙江同学,在考药理学时,交卷后他立刻发觉关于士的宁的剂量答错了,他在既未和别人商量又未查书的情况下,要求对答卷进行修正,监场的那位英国教授看了下他的卷子,神态严肃地对他说:‘剂量大了倍,患者已死了3分钟了,你必须留级!’同学们为之讲情,无济于事,这位同学最后留级一年。当时觉得这位教授太过苛刻,但仔细想来何尝不对!人称医生是白衣天使,如果粗枝大叶就可能成为杀手!”我从医五十多年来,始终以此事引以为戒,使我受用终生。

尤教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历届医学院的学生都在他的带领下到济南市麻风病院去实习一天。为了让学生抓住结核样型麻风和瘤型麻风的皮损特点,他将前者的皮损特点概括为“高(高出皮肤)、清(边界清楚)、鳞(表面有鳞屑)、圈(可为环形)”;后者概括为“高(高出皮面)、浑(边界不清、呈浸润状)、光(表面光滑无鳞屑)、脱(脱发、脱眉)”。麻风的实验室检查常用齐-尼氏染色(抗酸染色),组织病理用常规的HE染色,瘤型麻风的组织病理特征是泡沫细胞,而结核样型麻风是似上皮细胞(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了便于记忆,他要同学们记住“齐-尼氏,HE,泡沫细胞似上皮”。重点突出,朗朗上口。对如何触摸浅神经、如何检查患者的痛觉和浅触觉、如何做毛果云香碱发汗试验,他都是现场示教、不厌其烦。他对麻风患者和蔼可亲、嘘寒问暖的服务态度,对消除人们对麻风的恐惧和歧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

五、倡建麻风村,惠今且泽后

尤教授在建国初期倡建的麻风村,对隔离传染源、阻止麻风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亲自指导下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的山东省海阳县麻风村,从患者的生活、医疗到管理都得到患者和领导的好评,兄弟省市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快该模式推向全国各地,该县皮肤病防治站站长孙延杰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了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接见。

年,卫生部顾问马海德博士来山东省皮研所,仔细察看了山东历年来保存的各县、市麻风患者的档案资料,并实地赴济南皮防院考察了住院麻风患者的医疗和生活状况。他在全所职工大会上说:“我这次来山东,亲眼见到了尤家骏教授为山东麻风防治研究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几十年几万例麻风患者的资料完美无缺、井井有条,这在全国应数第一!”

年,卫生部委派以叶干运教授为组长的麻风达标验收专家组一行10人,抽查了山东8个市、县的麻风防治工作,包括防治资料和麻风村现场检查,结果全部达标。同年,卫生部下文确认山东省已达到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山东成为全国麻风中、高流行地区第一个达标的省,受到卫生部表彰。如此成绩的取得,除了几代麻风防治工作者艰辛努力外,尤教授也同样功不可泯。正因为他呕心沥血、奔走呼号,才结出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六、乱世罹难,盛世昭雪

“文革”期间,尤教授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屡遭批斗,医院皮肤科上班,每天看到他拉着地排车、拿着扫帚扫院子,白发苍苍、瘦骨嶙峋,晚上还要接受批斗,这令我黯然神伤,悲愤不已。他的私宅被充公,医院的两间简障平房安身。年的一天,我偷偷去探望他,他已高烧数日,精神恍惚,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照顾他的另一位老人(尤教授的妻妹)告诉我,医院不为他诊治,几次就诊都被拒之院外。因为没有任何治疗,几天后他终于悲惨地离世!一代皮肤科著名专家竟死于非命!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我作为他的学生竟束手无策,生不能相助以解危,死不能扶枢以致哀,内疚不已、萦怀终生。

日月蹉跎、白驹过隙,虽然尤教授已去世40余年,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鸿博的知识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却永远留在我和同道们的记忆中,他成为我们永远的师长、永远的典范。

“四人帮”垮台后,阴霾消散,山东医学院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年是尤教授周年诞辰,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为这位首任老所长举行了隆重的大理石雕像揭幕式(图3),其底座之背面雕刻了我为他书写的生平简介,昭示着他在皮肤科学事业上的卓著贡献将永垂史图3年尤教授百年诞辰省皮研册,岁月的风尘将永远为他鸣奏不朽所为其立大理石雕像的赞歌。

本文作者

赵天恩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本文摘自《皮肤科那些人那些事》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lxmf/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