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一早,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眼科被确诊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的杭州市民一时人心惶惶:疫情能控制住吗?医院要停诊了吗?
他们没想到,当天浙大二院不但正常应诊,上午10点眼科中心就恢复了正常,门诊、住院手术、门诊普通手术、近视激光,人群熙攘,井然有序,不到12小时,恐慌消弭于无形。二院淡定从容高效的应对机制,为此次突发事件交上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其实,这只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浙大二院抗疫工作一个小小的缩影。作为一家拥有年历史、具医院,在一个半世纪的岁月中,浙大二院一直奋战在社会担当的第一线,从晚清时期的麻风病肺痨病,再到如今的新冠肺炎,浙二人始终秉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奔赴在抗疫的最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家百年名院厚积薄发,以高效的管理与有效的应对,形成了疫情防控的“浙二模式”、“中国经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浙大二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三项国家荣誉表彰。援鄂“国之重器”凸显浙二力量自1月25日起,浙大二院先后派出5批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集结名精兵强将的重症救治医疗队于2月14日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唯一的ICU。
临行前,时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王建安叮嘱即将走向战场的爱将们,要“把武汉ICU当医院来对待,把每位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来救治!”
浙大二院时任常务副院长、现任院长王伟林带队抵达武汉后,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将一个腾空的普通骨科病房,改造成了拥有40张床位,专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ICU。15日20时许,ICU正式开科,当晚就有26位患者被相继转送进来。
在这里,他们创造了无数奇迹。98岁浙江籍天文学泰斗韩天芑及其85岁的夫人,入院时两位老人精神萎靡,氧饱和度不佳,病情危重。由于高龄,夫妻俩的基础疾病较多,出现严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及低钠血症等并发症。对此,前方医疗队高度重视,与后方多次视频连线,开展多学科讨论(MDT),从营养支持、早期康复及精细护理等多个方面,给予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两位老人最终顺利出院。这也是浙江援湖北医疗队收治的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
4月20日,医院,一位使用了62天ECMO人工肺的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其中,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组发函,点名要求浙江省三名专家赶赴武汉开展工作,他们均来自浙大二院综合ICU。这例高难度手术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浙大二院重症监护团队的全程守护。
在这个任务最重、危险最大的抗疫战场,浙大二院的白衣战士通过“尽早干预、多学科会诊、六师结合、精细人文管理”等措施,显著提高了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整体病死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展现出高度的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整个过程中彰显着浙二人的力量。
守护大后方浙二经验走向世界作为浙江省集中发热门诊量最大、外派支援点最多、支援任务最重的单位之一,浙二除了诊治来自全省的发热病人,同时还要有条不紊地做好日常诊疗照护。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交叉感染。王建安在全院会议上提出“守好大后方”的倡议并赋予了“守好大后方”四层含义:
首先,打好院内防控战,不让一个医务工作者因为工作而感染。医院于1月13日就先后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全院铺开防控工作;1月24日起,又相应成立医疗设备与后勤物资保障组、生活保障和家庭关怀组等十大功能组,打破部门条块分隔,细化防控责任体系。医院日常诊疗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从紧密的技术支持、充分的物资保障、无微不至的生活关爱三方面支援前线。
流行病学调查组就是十大功能组之一,至今依然常态化运行。8月4日,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核酸和抗体检测双阳的报告后,调查组连夜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调阅监控录像,询问行踪轨迹,很快确定了8位密接人员,实施了隔离,并连夜将眼科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可能根本没跟他见过面)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开展。
其次,是技术支持。借助钉钉、医院等网络平台,与前线队员形成了非常紧密、频繁的会诊交流、多学科会诊等,充分发挥大后方的综合实力,为一线防控诊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再次,是员工关爱。十大功能组中的职工家庭关爱组,服务对象主要是投入抗击疫情工作的所有医护人员,“一家一策,一人一策”,从父母需要开的药,到小孩需要读的书,各种需求详细地罗列在清单上,都由专人负责。
医院还通过钉钉健康打卡,进行有效的全员健康监控和全空间防控。“制度的完善和落地,才能保证我们将疑似病例成功拦截,防止更大范围地扩散,也避免了对社会造成恐慌和危险”,王建安总结说。
王建安认为,面对疫情,医院该如何应对,医院健康运转的最重要的部分。4月11日,由浙大二院抗疫专家编写,携手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阿里健康和阿里云共同发布的《医院应对策略》中英文版正式发布上线,并通过28种语言向全世界发布。它重点介绍了新冠疫情暴发下,医院在人员、空间、院感、医疗流程、物资保障、信息化办公、医院与政府和社会联防联控等8个方面的创新管理举措,以及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实践与经验。
百年名院,责任担当。从3月上旬开始,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卫生机构、5国卫生部长,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浙二经验、中国方案,并受到了驻阿根廷邹肖力大使的点赞。浙二防控经验也得到中央电视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