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2日,我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的十几位研究生同学以语音会议的形式进行了一场在线研讨会,主题是“疫病的隐喻”。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将开篇“学而时习之”中的“时”解作“时势”:“时势不同,则所学亦异。时当乱世,则为乱世学,时当升平太平,则为升平太平之学。礼时为大,故学亦必随时而后适。”当此时疫,举国停摆,九百万人坐困危城,医护驰于一线,人文学科也自有其责任,那就是对我们身处的“时势”,对疫病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更深远的反思。疫病与人类历史相始终,《俄狄浦斯王》开幕就是底比斯城的瘟疫。城中瘟疫大行,生灵涂炭,邦众视为天谴,俄狄浦斯王调查触动神怒的罪行,最终发现自己便是谋害旧君,杀父娶母之不伦不义之人。在剧中,瘟疫并非医学问题,而首先关乎人之罪孽,神之责罚,城邦之正义。因此,我们在疫情期间一起研读福柯Abnormal(《不正常的人》)和IllnessasMetaphor(《疾病的隐喻》的相关选段,也着重思考疾病与社会的关系。
福柯论疾控:权力的“网格”
福柯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