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0日是第69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发病率低。
麻风病是如何传染的?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麻风病的流行情况如何?
答: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年全球新发现麻风病例例,主要分布在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近年我国每年报告新发现麻风病例均在例以上,年新发病人例,大部分省份都有新发现麻风病例。
怎样预防麻风病?
答: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
麻风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畸残。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