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藏医诊脉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m.39.net/pf/a_5777884.html
[四部医典挂图]藏医脉诊脉诊在藏医学史上有悠久的历史,《四部医典》中记载的名医玉妥·云登贡布,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著名的。诊断病情先以切脉为始。诊脉是通过按触手腕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临床上主要掌握病人的饮食、脉诊的时间,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来了解受诊者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一、脉诊的原理藏医认为,“心为黑脉之海,五脏六腑有脉道相连通,脉道似水渠将心海的血液引向全身。”心脏是遍行隆重要居驻之脏,在遍行隆作用下,心脏收缩将血液连同隆(气)一起推压到脉道,通布脏腑、百骸,营养全身。又在遍行隆作用下,心脏舒张将血液与气回收到这里,如此循环往复维护人体生命活动。在循环过程中,如果人体出现疾病,特别是脏腑出现病变,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发生偏盛、偏衰,影响气血出现压力强弱、流动快慢、畅涩等异常,造成脉搏强弱、浮沉、数迟、紧缓、滑涩、突空、洪微等差异,藏医长期总结脏腑病变而引起脉搏异常的规律,形成了脉诊理论。《四续》形象取喻说:“气血流通桩腑与全身,不经脏腑之言非实事,优如贾商云集街市中,知晓哪有什么货源样,十二脉角犹如花织纹”。《蓝琉璃》对这一段话解释为:“切脉处,来自人体上下、内外、胜腑的血流都汇集于此,犹如商家云集于商市那样。有人说,心脉中只有心脏的气血通过,而其他脏腑及人体上下,内外的气血不经过这里,切脉辩识所有疾病,这不是违背事实吗?不违背!因为一切疾病症状通过气血反映到脉象中,犹如商家熟悉哪里有什么货物一样,这些消息通过切脉的十二个脉角搏动情况传达给医生。二、切脉前注意事项诊脉前一日的受诊者应忌热量较高的酒肉、蔬菜或已腐烂不易消化的食物。忌过饱或过饿、避免性行为、防止失眠、说话过多、用脑过度、长途跋涉或完全静止不动等。三、最佳的切脉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四部医典》指出:“诊法以清晨为佳,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晨初醒尚未起床,人的心血输出量就相当恒定,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三、切脉手法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医生和病人侧向坐。(一)、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时。寸对应心,小肠(火)。关对应肝、胆(土)。尺对应肾、膀胱(水)。(二)、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时。寸对应肺、大肠(铁)。关对应脾、胃(木)。尺对应肾、命门(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之曰寻。切脉时常运用三种指力:1、开始轻用力,触按皮肤为浮取,名为“举”。2、中等度用力,触按至肌肉为中取,名为“寻”。3、再重用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四、不同的脉象(一)、正常脉象:一息五至,搏动均匀,快慢适度,无沉浮、无间歇、无停顿。按人的体质不同,平脉分阳脉、中性脉、阴脉三种。1、阳脉是体内隆的成分偏盛出现的一种脉象,特点是脉动缓慢,脉象粗大、洪实。2、阴脉是体内赤巴成分偏盛的一种脉象,特点为搏动细而数、急。3、中性脉是体内培根成分偏盛的一种脉象,搏长而滑、柔缓。一般男性多为阳脉,女性多为阴脉;隆型人多为阳脉,赤巴型人多为阴脉,培根型人多为中性脉,上述这些脉象为不同性别、人型的本脉,是测平脉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二)、脉应五时脉象与气候、天象、物候变化存密切的关系,掌握不同季节的正常脉象对准确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藏医将一年季节分成春、夏、秋、冬和四际时(每季末18天,计72天为四际时)共五时。1、春时为藏历一月开始的三个月,上月属相为虎,中月为兔,下月的12天为龙。春时五行属木,自然界木元素旺盛,故春回大地、草木萌生,在天星宿、翼宿、角宿当值。此时肝脉胆脉旺盛,搏动如雀鸣叫细而紧,故细而紧为本时正常脉象。、2、夏时为第四、五月及六月的前12天,属相依次为蛇、马,六月的前12天属羊。夏时五行属火,自然界中火元旺盛,故大地温暖、雨量多、草木茂盛。在天氏宿、心宿、箕宿当值。对应的脏腑为心、小肠,此时心、小肠的脉象旺盛,搏动似杜鹃声粗而悠长,故洪而缓慢为本时正常脉象。3、秋时为第七、八月及九月的前12天,属相依次为猴鸡、狗。秋时五行属金,自人界中金元旺盛,故五谷、草木果实成熟、万物凋零肃杀。在天牛宿、室宿、娄宿当值。对应的桩腑为肺、大肠,此时肺、大肠脉旺盛,搏动似红头鸟鸣粗而短促,故粗而短为本时的正常脉象。4、冬时为十、十一月及十二月的前12天,属相依次为猪、鼠、牛。冬时五行属水,自然界中水元旺盛,故大地结冰扬雪,气候寒冷,万木闭藏。在天依次昂宿、觜宿、鬼宿当值。对应脏腑为肾、膀胱和三木塞,故肾、膀胱脉象旺盛,搏动如草鹤鸣叫柔而缓慢,故柔而迟是本时的正常脉象。5、四际时,每季的最后18天,亦为72天。此时五行属土,对应脏腑为碑、胃,故此时脾、胃脉旺盛,搏动如麻雀鸣叫柔和而短促,故柔而急是本时正常脉象。(三)、脉象和五行的关系藏医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母子敌友关系即相生相乘、相克相侮关系。例如:木火土金水向左推冥依次为母(相生),向右推冥依次为子(相乘);火水土木金向左推冥依次为友(相侮),向右推冥依次为敌(相克)。中圆线上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母,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子,五星线上顺箭头方向依次为敌,逆箭头方向依次为友。五行中木候肝胆,火候心、小肠,土候碑、胃,金候肺、大肠,水候肾、膀胱(包括三木塞),以五行之间的这种关系对应说明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例如:春时,五行属木,在胜腑为肝、胆,如果此时肝脉紧而细,则为本脉正常。木之母为水,也就是肝之母为肾,如果此时肾水脉柔和而迟缓,则说明母脉正常。木之友为土,即脾为肝之友,如果此时脾脉旺盛,脉象柔和而短促,则说明肝得涵养。木之子为火,即心为肝之子,如果说明心脉旺盛即洪而缓慢,则说明心肝相安。木之敌为金,即肺为扦之敌,如果此时肺金脉出现亢盛,金克木,则为凶兆,患者预后不良。藏医将所有的疾病归类为热、寒两类,热证与寒证在脉象上有其自己的特点。1、热证脉象一般有强、洪、滑、数、紧、实六种。(1)、强者,搏动力量大,增盛热和紊乱热属于这种脉象。-洪者,搏峰高而粗,隆病、血病、紊乱热、热性木布病等属于这种脉象。(2)、滑,即轻取或重按都能感受到明显搏动而光骨,血病、紊乱热和血瘤属于这种脉象。(3)、数,即搏动次数一息超过六、七至以上,瘟热,增盛热和肉中毒症属于这种脉象。(4)、紧,搏动如搓紧的毛线,又称弦脉,赤巴热,陈旧热等属于此脉。(5)、实,即内实不空,扩散伤热基本上属于此脉。如果上述热证脉象中同时出现两种脉象者为一般热证;同时出现三种或四和脉象者为高热;同时出现五或六种脉象则为特热。另外,各种热证脉象的所候疾病也有一些区别,如脉洪为热证但热在体表;脉数为热证但热在体中层;脉沉而急数也为热证但热于体内深层。脉洪大所示新发热;脉滑数所示新发觉紊乱机发热和瘟热;脉紧实和沉数断示陈旧热。2、寒证脉象一般有弱、沉、衰、迟、弛、空六种。(1)、弱,即搏力弱小,寒性痞瘤属这种脉。(2)、沉,即搏动深沉不显露,水种,下落浮肿等属于这种脉。(3)、衰,即搏动衰弱,指下几乎感觉不到,灰色浮肿属于这种脉。(4)、迟,即迟缓,寒性黄水病和灰色培根病等之脉是也。(5)、弛,即搏动松弛而散,寒性痞瘤属于此脉。(6)、空,即指下虚空无物,单纯隆病等之脉是也。另外,脉沉深者,可为新发寒证;脉退缓而高突者可为陈旧寒性疾病等。总之,脉象紧而实为热证;数而空弛为寒证;数而空为表热实寒;迟而滑处实为表寒内热。但是,脉象还与年龄、性别、体质、性情、寒热温度及个人本脉等有紧密关系,诊脉时须谨慎区分。3、各病脉象各种疾病的具体脉象也有不同特点。(1)、隆病疾病脉象如充满气的皮袋,脉满而上浮,不经按压,停顿无规则;-赤巴病脉象细而内紧。(2)、灰色培根病即单纯培根病脉象沉而衰,搏动艰涩不显。(3)、热隆证脉象因有热证其脉急数沉于深处,因有隆病其脉空虚。(4)、培赤二合症,因培根邪其脉浮,因赤巴邪其脉沉而紧。(5)、培隆二合症,因隆邪其脉空,因培根邪其脉迟。(6)、聚合症,因隆邪其脉粗,因血液病其脉满,因培根邪侵入肝、脾而左右“甘”脉不显或呈岛平状跳动。(7)、麻风病脉不实满石涩、颤;紊乱热脉粗而洪、高突而滑;扩散伤热脉细而实、内紧。(8)、瘟热脉细而数疾。(9)、疫热脉发颤并呈扁平状,有时中空两边作并行状搏动。(10)、肺热、上体急痛(急性肺炎)、心急痛等急痛症脉短促。(11)、合成中毒症脉洪大或细数或沉。(12)、肉中毒症脉细而数,有时沉而不显,有时沉高平状搏动。(13)、未成熟热脉细而数,搏位不定如风飘忽。(14)、增盛热脉洪而紧,按之滑利。(15)、虚热脉空虚而急促。(16)、隐热脉深沉而紧。(17)陈旧热脉沉而细紧。(18)、浊热脉沉石细数。(19)、外伤引起的热证脉粗币高突、数疾。(20)、体内有异物道留脉微弱不显,或两边呈高平状平行搏动。(21)、溃脓脉颤而细或短而急。(22)、新发消化不良脉粗而实。(23)、陈旧消化不良脉微而细。(24)、寒性种瘤其脉空而微。(25)、水臌(腹水)、下落水肿、灰色浮钟脉细而沉,深处紧而涩,但也有区别如水臌脉多为紧涩,下落水肿多为沉下,灰色浮肿多为细弱。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lxmf/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