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麻风病日
国际麻风节
“国际麻风节”(InternationalleprosyFestival),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是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我国于年开始进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宣传、科普活动,目的是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恐怖和歧视,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参加消灭麻风事业,对在我国消灭麻风病的伟大事业起促进作用。
麻风病
什么是麻风病
1
什么是麻风病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疯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颊。
2
麻风病的症状表现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大多是不知不觉的。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像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温泊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囗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遗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3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3、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粘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虫为媒介可能造成麻风的传染。然而,对这些看法尚有争论。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4
麻风病的预防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5
麻风病会遗传吗?
麻风病是不会遗传的。因为麻风病是细菌性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麻风病人所生的婴儿,只要在出生后及时和母亲隔离抚养,就不会得上麻风病。至于某些病人的个别子女也得上麻风病,那是由于患麻风病的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没有做好预防隔离工作而长期密切接触被传染上麻风病,这和遗传并无关系。
6
麻风病的危害有哪些?
麻风病的危害包括:一是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7
消除麻风病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为了消除以上危害,减少与麻风病相关的负担,需动员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强病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畸残;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麻风病防治知识,促进及时就诊,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和偏见,倡导对麻风病患者关怀和支持,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患者的良好社会风尚。
贵阳新融合公益服务中心
文字内容源于网络,侵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