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说《免疫》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
作者当医生的父亲曾经对她说过,“如果你要接受医疗,就必须愿意去相信一些人”,而这“一些人”,应该是可靠的医疗和健康团体。但很多人对医疗和健康团体的可靠程度都持怀疑态度,他们有时候更愿意相信,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可靠,大型医药公司为了牟利会把医疗行业搞得不干不净,医生通常是“骗钱为主治病为辅”,专家会为了掩盖真相谎话连篇,我们的科学家和健康机构为了金钱和名声,也会不择手段地隐瞒真相。人们对科学和健康团体越来越缺乏信任。
作者的儿子出生的时候,正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作者说,次贷危机让美国民众倾家荡产,但吸血鬼资本家和政府却在用纳税人的钱撑起摇摇欲坠的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觉得在政府眼里,大公司的利益比自己的利益重要也是很正常的。人们不但认为资本主义有毒,还觉得资本主义会污染包括医疗系统在内的所有领域。
年,在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即将消退的时候,统计结果显示,这场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并没有世界卫生组织最初预计的那么多,欧洲委员会就指控世界卫生组织勾结制药厂虚报险情。于是,世界卫生组织请来自24个国家的流感专家对自己进行了评估,最终结果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在这场疫情中并没有受到任何商业利益的影响,也没有任何商业集团试图影响过它。
我们经常会以为医学和健康完全属于科学的范畴,但是作者提醒我们,在真正的人类社会里,在各种金钱和政治力量驱动下,“接种”也会变成各个利益集团蛊惑大众的工具。而流言四起的时候,很多人对科学和伪科学都没有太强的鉴别能力。
谣言总是比真相跑得更快更远。因为现在的科学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比如我们读到了一篇科普文章,你可能只记住了结论,并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但实际上,这个结论的推导过程很可能违背了科学,推导过程中使用的论据也很可能是被扭曲过的。
面对疫苗问题,人们也是这样,听到更多的都是小道消息、爆料,以及所谓的“惊人真相”,而对事实通常都缺乏兴趣。以讹传讹的流言借助不善思考的传播对象,在互联网上得到了“永生”,也同时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人们千辛万苦推广的真理和建立的信任。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我们只有利用理性思维,才有可能给被掩盖的真理拨乱反正。比如说,疫苗阴谋论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然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在英文世界里有非常多反疫苗的宣传,有时还会在一些主流媒体上找到有关疫苗的阴谋论,滚石》杂志就曾参与过。
年,《滚石》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造谣说正在非洲进行试验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变成了HIV病毒,也就是艾滋病病毒。脊髓灰质炎就是咱们俗称的小儿麻痹症,说它的病毒变成了艾滋病病毒,就像老鼠变成了猫一样不靠谱。而且后来也有无数证据证明这篇文章完全是胡说八道,杂志社也道了歉,但这个谣言一直到今天还在流传,依然还有人相信。
还有一个更有代表性的例子,那就是疫苗导致自闭症的传闻。年,有个英国医生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在论文里推测,“麻风腮”疫苗,就是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苗,可能会和自闭症有关。请注意这个词,他说的是“可能”有关。他这篇论文被媒体广泛报道以后,麻风腮疫苗的接种率就出现了急剧下降。
十多年以后有人发现,这位推测麻风腮疫苗和自闭症有关系的医生,是在收受过相关利益团体的贿赂之后,才故意在论文中得出了这么一个坑人的结论。至此真相大白,麻风腮疫苗跟自闭症的关系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谣言一旦产生就很难控制了,麻风腮疫苗导致自闭症的谣言仍然在民间继续流传。
类似的谣言在中国也有不少,离我们最近的要算是一篇声称HPV疫苗导致大量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的文章了。HPV疫苗是用来预防宫颈癌的一种疫苗,年才开始被批准进入中国。年6月,有一篇有关HPV疫苗的文章在网上迅速传播,里面说,HPV疫苗在一年内导致了三百多人死亡、两千多人残疾。这篇文章的内容迷惑性极强,九句真话掺着一句假话说,就连很多医生都吃不准里面的内容是不是靠谱。而事实上,目前根本没有证据表明需要担心这种疫苗的安全性。
说到这里,《免疫》这本书就为你介绍完了,再来总结一下。
接种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人们对免疫接种的恐惧,已经超出了合理担忧的范围。人们之所以如此害怕免疫接种,是受到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局限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我们很难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维。而在作者看来,接种是一个超出了预防个人疾病范围的行为,它能让人类整个群体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正确地看待疫苗,也能帮我们正确看待社会。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