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答什么是预防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xwdt/170210/5218641.html

疫苗接种顺口溜

(出自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婴儿出生哇哇叫,接种乙肝卡介苗;

满月乙肝第二针,时间一定要记牢;

到了二三四月龄,每月糖丸来报到;

月龄三四五个月,百白破针别忘了。

婴儿月龄满半岁,乙肝三针要种掉;

流脑疫苗跟着种,间隔三月重复要;

麻疹初种八月整,及时接种没烦恼;

八月两岁各一针,乙脑疫苗不可少。

周岁基础要完成,水痘自费效果妙;

加强接种麻腮风,一岁半时刚刚好;

跟着甲肝百白破,两岁之前要趁早;

宝宝到了三周岁,需要加强种流脑。

再过一年满四岁,加强糖丸脊灰消;

年龄六岁该入学,加强白破和流脑;

流感轮状初秋种,预防为主少吃药;

如有不适及时告,免得耽误了治疗;

免疫程序要记清,宝宝可把健康保。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并及时进行补种。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或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并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三、服务流程

问: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哪些?

答: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流脑A群疫苗、流脑A+C群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等15种传染病。其中有的疫苗是在流行区才接种,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z/9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