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十字形标志吗?与您分享~
医院十字架标志来源于“基督教”
十字架是古代一种死刑,本是耻辱的标志,也是一种酷刑。却因耶稣上了十字架,十字架因此成为平安、和平、拯救、仁爱的象征!红十字会的创立也与此有关。
医院十字架的由来,可谓鲜为人知。医院都没有使用红十字架作为标志,医院使用红十字架作为标志呢?这是因为,医院的前身就是悬挂医院。医院属于基督教组织所创建,且医院最初建筑得像一座教堂,屋顶上有十字架。
西方传教士为了使中国能走上进步之路,以自己的血汗、青春、生命为代价,不远万里来到贫穷落后的中国。遍布在中国最为艰苦的地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彰显奉献与牺牲之精神。事实上英文里面还有一句话他说「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
教育、出版、医学是晚清以来基督教传教士间接传教的三大途径,学术界对此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马伯英、洪中立:《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年;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年;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年第2期,等等。)
医院制度主要源于欧洲。中世纪欧洲宗教占统治地位,医院作为传教手段之一,医院开始成为慈善事业,为贫困、残废者看病。公元9世纪的欧洲,设有许医院,供来客住宿和看病。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院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以医疗为主的、集治疗、护理为一医院。这种制度,随着传教士的足迹,传到美洲、非洲和亚洲。
西方医事制度为中国所知晓,并非始于晚清。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在所著《职方外纪》(年出版)中,医院制度:但是,医院制度传入中国,始于晚清,始于新教传教士。
早在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年)与东印度公司医生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是为基督新教在华行医施药的开始。几个月内,诊所便为名病人施诊。年,马、李与新来华的郭雷枢(T.R.Colledge)医生,医院,主要为穷人施诊,主治眼病,兼治他病,来诊者每天平均有40人之多,澳门附近亦有人前往就诊。据统计,从年到年10月,5年之中,共治愈余人。
年,英国传教士高立支在澳门开设了一家医院。
20世纪30年代,武汉某医院
年11月,来自美部会的专业医师伯驾(~年),开办了东方第一所医院——广州眼科医局,医院的前身。据伯驾给美国传教总部的第一份季度报告说,医院租用当地商人的楼房,具有一定规模,可以接纳个病人候诊,收留40个患者住院。伯驾是近代中国基督教从事医药传教之首位牧师,他的外科手术特别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