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3骨麻风病

概述

麻风病系由麻风分枝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病理与病因

病变可累及全身,但主要侵犯皮肤神经血管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5%-30%侵犯骨与关节。

病理上主要分为瘤型和结核型。

瘤型可直接侵犯骨骼,主要在松质骨内形成肉芽肿。最多见的骨骼改变是由于神经血管损害所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在两型内均可见到,以末梢神经受影响最为显著,大多数累积短管骨。

在感觉及营养障碍的基础上又可附加外伤及继发性感染,使病变更加复杂。

显微镜下特征:麻风小结由含麻风病的麻风细胞,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少许浆细胞构成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红色或淡红色斑状丘疹,皮肤感觉丧失,无冷热痛感。

周围神经绳索样增粗。

常合并感染形成手足溃疡。晚期,由于骨质损害严重而出现手足畸形。

影像表现

x线表现:麻风骨髓炎多位于干骺端,亦可见于骨干。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无硬化,开始为局灶性而后互相融合,扩大至髓腔扩张,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增粗。病变侵及骨膜可引起骨膜增生及骨皮质表面粗糙不平。

骨质萎缩与骨质吸收为本病的主要表现。

骨质萎缩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纤细疏松,髓腔增宽,骨密度减低。

骨质吸收常见于手足短骨。可表现为末端性吸收与向心性吸收两种。末端性吸收常见于手指骨吸收先从指端开始。甲粗隆轮廓消失消失模糊,继而指骨远端吸收,末节指骨变短变尖,骨质大部分吸收,残端成按钮状,最后可完全吸收,并可向近节趾骨进展。

向心性吸收常见于趾骨,病变多自趾骨干远端开始向心性骨质吸收,使局部骨皮质变薄,周径变细,进而引起病理性骨折,断端不愈合并骨质吸收,致两断端呈尖形,最后该趾骨完全吸收消失。

骨营养血管病损可引起骨营养孔增大,边缘略不规则,常见于手腕,可为比较早期的改变

双手第2-4只指及左手第五指末节指骨大部分骨质吸收,长度变短,末端变尖,部分残端呈按钮状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白癜风诚信单位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z/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