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dquo现货rdquoCA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年11月14日/医麦客新闻eMedClubNews/--近日,在第35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SITC)大会上,AtaraBiotherapeutics公布了同种异体CAR-T候选产品ATA的临床前数据。数据显示,这种新型的CAR-T细胞在解决实体瘤微环境的障碍,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

ATA是一款基于专有的EBVT细胞平台的、靶向间皮素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是一款结合PD-1完全阻断性受体(DNR)的检查点抑制以及新型1XXCAR信号域技术的CAR-T细胞(M28z1XXPD1DNRCART细胞)。

间皮素是一种实体瘤相关抗原,在侵袭性实体瘤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包括间皮瘤、三阴性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PD-1DNR是被修饰的PD-1受体,缺乏免疫抑制功能,被设计用于增强实体瘤CAR-T治疗的功效,使用该技术后,不需要再使用PD-1检查点抑制剂结合CAR-T细胞。▲图片来源:atarabio

SITC年会上,Atara公司展示了ATA的体外和体内评估结果,体外功能研究显示:ATA对表达间皮素的细胞系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活性,并在PD-L1高表达的情况下保持了有效的肿瘤杀伤性。

该数据支持了ATA的设计,PD-1DNR的表达使得ATA能够在实体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性检查点配体的情况下发挥作用;新型1XXCAR信号域技术则使得ATA能够在维持记忆表型的同时,限制CAR-T细胞的衰竭;同时基于EBVT细胞平台,ATA保留了降低的抗HLA错配靶点的遗传毒性功能。

在小鼠模型研究中,ATA在被植入MGM-PDL1细胞的小鼠体内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显著的生存益处,MGM-PDL1细胞高表达间皮素和PD-L1;同时显示出ATA没有明显的毒性。

在研究期间,所有接受ATA的小鼠均存活,对照组在肿瘤植入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天;在ATA治疗组中(n=10),第51天仍有6只小鼠在体内存在ATA细胞。

Atara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AJJoshi博士表示:“本次提供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以间皮素为靶点的下一代同种异体CAR-T计划。我们期待在这些临床前数据的基础上发展ATA,为临床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以治疗包括间皮瘤在内的侵袭性实体瘤。”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了自体的M28z1XXPD1DNRCAR-T细胞ATA,目前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IND申请,准备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以治疗晚期间皮瘤。

推荐阅读:同日两款CAR-T获FDA批准临床,相似策略实现更少的细胞衰竭丨医麦猛爆料

同种异体CAR-T

Atara公司对同一款CAR开发了两种规格的CAR-T细胞,一种是同种异体的,一种是自体的。在自体CAR-T刚获批临床不久,同种异体的CAR-T也在逐渐走向临床的步伐。

自体CAR-T疗法是从癌症患者身上提取血液,分离T细胞,对其进行专门的基因改造,然后注入患者体内。同种异体,又被称为“现货”(off-the-shelf),是从健康的捐赠者那里收集T细胞或干细胞来源的T细胞,经过工程化设计表达CAR,以识别和摧毁癌细胞。

两种策略的CAR-T细胞各有各的优点,但总体来说,自体CAR-T由于是个性化的疗法,需要为每个病人量身定做,耗时长、成本较高等都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降低CAR-T细胞的价格,扩大可及性。

科研人员便开发了同种异体策略,同种异体CAR-T细胞是从健康供体获得或从iPSC中衍生T细胞来源,从而摆脱CAR-T产品个性化的限制,实现一个批次同时治疗大批患者,乃至实现即时给药。

因其具有明显的优势,“现货”CAR-T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大趋势,国内外多家企业对其进行了布局。但同时,“现货”CAR-T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涌现了一批“现货”CAR-T玩家,例如亘喜生物、邦耀生物、北恒生物、隆耀生物、克睿基因、茂行生物、森朗生物等,它们有的专注于此,有的则自体、同种异体疗法两不误。

推荐阅读:多款同种异体CAR-T步入临床阶段,国内玩家不落人后丨星耀研究院

参考资料: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