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基因检测给你一份生命说明书

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趋势也逐渐从老年蔓延到了青年。其中肺部肿瘤是最高发肿瘤之一,但由于肺部肿瘤和肺结核在早期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容易混淆,临床上易被误诊、漏诊,需要引起重视。

今年,40岁的朱某在单位体检中,被检出肺部有阴影,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检查。由于身体没有特别的不适,加上工作又较忙,朱某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后来,经常加班熬夜的他突然感觉胸口有点闷胀不适,医院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发现朱某的肺部有结节影,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的症状。综合检查情况,医院医生怀疑朱某患有肺结核。于是,医院接受治疗。“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了会诊,经过检查后发现,他患的不是结核,而是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一科主任介绍。“好在发现得早,要不然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朱某仍然有些后怕。肿瘤被怀疑结核的患者,还有49岁的黄女士。黄女士出现咳嗽、咳痰,自行购买消炎、止咳药无效,逐渐还伴有痰中带血。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空洞,怀疑肺结核。到医院住院后,确诊为肺癌。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黄女士目前已经顺利出院。“肺癌病例按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不同情况,在临床上呈现的症状和影像学征象也不尽相同,极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医生介绍。肺癌与肺结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但两者的早期症状、影像学特征有类似之处。比如都会出现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消瘦乏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的阴影也难以区分,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还有少数患者合并存在肺癌与肺结核,由于临床上无特殊表现,影像学表现又易被忽视,临床上常易满足于肺结核的诊断而忽略同时存在的癌性病变。环境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近些年雾霾的出现,对肺部的伤害极大,肺癌发生率升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肺癌一经发现往往处于疾病中晚期,因为早期肺癌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临床上肺癌容易被误诊为哪些疾病呢?

1

肺结核。肺结核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有时候与肺癌比较相似,患者也有咳嗽、痰中带血的症状。常规查体进行X线检查时,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的肺结核球和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很相似,此时周围型肺癌病灶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球。对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痰培养、支气管镜活检等检查。

2

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如果体检中X线检查,这些良性肿瘤影像学与肺癌比较类似,早期肺癌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此时就会被误诊成良性肿瘤。如果体检发现肺部占位病变,一定要再次去呼吸科复诊,至少要进行肺部CT扫描,甚至支气管镜的检查。

3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有时容易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混淆。如果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此时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活检确诊。

4

肺脓肿。癌性空洞和肺脓肿在影像学表现上也比较相似,此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区分,肺脓肿的起病比较急,伴随着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中毒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通过痰脱落细胞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鉴别。肿瘤早期一般发现的少,中晚期较多。但中晚期发现再采取治疗,会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且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对待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要素。体检往往检查出的是已经出现的疾病,常规体检甚至一些已存在的疾病也不会很清楚地检查出来,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预防肿瘤呢?答案是:基因检测。什么是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通过取被检测者外周静脉血或其他组织细胞,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所以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患某种疾病的概率,根据这个概率大小来调整生活习惯,或者采取医疗手段降低风险。这样从根源上阻隔了疾病,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基因检测给你一份《生命说明书》

帮你防范未然,远离癌症威胁!!

医院体检中检测出来的,一经发现,很多都已经到了中晚期,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看着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是否能够提前一步洞察先机,预防甚至杜绝癌症的发生呢?一次癌症易感基因检测,就能告诉你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你有可能发生的疾病,并且能指导你今后每一天对身体科学精准的健康管理,使你一生远离癌症威胁,不再让家人担心。

基因检测——未病先防、科学干预、避免疾病发生!

形象的说,基因体检就像你的一本“人体说明书”,你能查阅到你的身体现在、未来的状况;常规体检就像你的“检修证明”,告诉你身体现状如何。

适用人群①超重、肥胖的人;②缺乏运动或体力活动的人;③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失眠或熬夜的人;④吸烟、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过量饮酒的人;⑤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暴躁易怒的人;⑥膳食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的人,如:喜食高脂肪、高热量、腌制、熏烤、油炸食物等,经常暴饮暴食、进食过快或过烫、节食、厌食等;⑦有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史的人,如: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4型)、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⑧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的人,如:长期接触X射线照射、高压输电线、重金属、粉尘、石棉等,从事石油、皮革、橡胶、装修、采矿等行业;⑨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复杂性疾病家族史的人;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3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