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任俊奇为大家剖析麻风

提供:任医院病理科

整理:芳芸、涣涣

来源:华夏病理学网

病史:女,33岁

标本名称:右上臂皮肤组织

大体所见:灰红梭形皮肤组织一块,0.8×0.5×0.3cm。

最后诊断:麻风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此病例临床病史不完整,通常表现为多发性结节或丘疹。也可以发现瘤型麻风的皮损。

2、病理改变常常是类似梭形细胞肿瘤,如果没有临床提示和仔细观察常常在病理学上误诊。特殊的病理改变是可见泡沫细胞,特别是可见麻风杆菌形成的菌球,抗酸染色中明显可见,HE染色常常表现为青灰色,因为此型抗酸染色常常为6+。如果在梭形细胞团块周围,发现瘤型麻风的病理改变,一般不会误诊。

3、特殊染色,抗酸染色常常明确诊断。

4、鉴别诊断常常是有关梭形细胞形态的良恶性肿瘤。

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不同的极端,如非特异性炎症或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有如下五点:

1、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如以此为主是需考虑未定型麻风);

2、上皮样细胞及Langhans多核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如以此为主需考虑结核样型麻风);

3、泡沫样组织细胞,即麻风细胞(如以此为主需考虑瘤型麻风);

4、亲神经性;

5、炎症细胞与表皮之间无细胞带(主要是瘤型麻风)。

请不要歧视麻风病患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那么,麻风病传播途径麻风病症状有啥?麻风风病能治好吗?

病因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