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梁晓军
作者单位
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
各位读者,大家好!
本期名家专辑,由医院(西安医院)的梁晓军教授就「高弓足」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诊疗经验和临床研究做一期系统性的讲解。
今天,为大家带来「高弓足的常见并发症及术后康复」。
本文将阐述高弓足保守治疗、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等治疗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要点。
一、概述高弓足的治疗方式多样。根据畸形的柔韧性或者僵硬性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可以分为软组织手术、骨性截骨矫形手术、关节融合矫形手术和外固定架矫形手术等。
各种手术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常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手术治疗也常选用软组织与骨性手术结合或骨性手术与外固定架结合等联合治疗方案。但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都有其适应性,且均有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二、保守治疗并发症高弓足的保守治疗可以延缓畸发展,改善症状,甚至逐渐纠正畸形,并且帮助手术治疗后促进恢复和维持疗效。
一般来说,保守治疗适用于:畸形早期;年轻患者(6~12岁);累及范围小,病变程度轻,无骨性改变;术后维持疗效和患者不愿意手术。
保守治疗多采用穿矫形鞋、矫形器、支具及理疗等,这些方法由于在治疗中支具或石膏较硬,在矫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肤磨损、破溃或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矫形过程中,需定期门诊复查,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手术治疗并发症手术治疗高弓足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皮肤坏死、感染,肌腱外露、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足趾或足部缺血性坏死等;
●晚期并发症:畸形复发、肌腱撕脱、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肌腱转位后外翻畸形或内翻畸形残留、截骨移位、截骨不愈合、外固定架针道热灼伤、关节半脱位等。
1.软组织手术及其并发症●术式
柔韧性前足高弓畸形主要通过软组织松解及肌腱移位来矫正,年轻患者多效果良好。
高弓足的软组织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跖筋膜松解、Steindler松解术、GarceauBrahms手术、Jone’s手术、Hibb’s手术、PTT和腓骨长肌腱移位等。这些软组织矫形可以矫正畸形和预防复发,平衡肌力。
●并发症
软组织矫形的并发症主要是:
在跖筋膜松解、跟腱延长或腓肠肌腱膜松解手术中,由于皮下组织菲薄,术后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肌腱外露、坏死,或由于松解过度,术后出现踝关节跖屈无力等。
●注意事项
肌腱转位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选择合适的肌腱转位,并明确转位后固定的位置。CMT病高弓内翻足时,如未考虑到CMT病的特点,当转位肌腱选择不合适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由于早期部分患者胫前肌腱肌力仍良好,在后期胫前肌的肌力一般都会有减弱,如行胫前肌转位,后期易出现足下垂复发或足内翻复发,因此应首先考虑胫后肌腱转位。
在肌腱转位固定时,应在术前充分检查,明确转位至中间楔骨、外侧楔骨或骰骨。如足内翻畸形较重,可考虑转位至中间楔骨或外侧楔骨(骰骨很少),防止转位不足出现内翻畸形复发或术后外翻畸形。
2.骨性手术及其并发症●术式
骨性矫形手术方案多样,其中,常见的截骨手术包括:跖骨背伸截骨术、中足跗骨关节截骨术(如Japas术或改良Cole术)、跟骨截骨术(如跟骨外移截骨术、Dwyer截骨术或Saxby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包括:趾间关节融合、三关节融合术、胫距跟融合术。另外,Ilizarov技术矫正足踝畸形可分非截骨法和截骨法。
●并发症
骨性手术和Ilizarov技术并发症较多,如术后畸形复发、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截骨移位、截骨不愈合、跖骨痛、外固定架针道断裂、松动、感染等。
▲图1和图2患者女,23岁,医院胫前肌腱转位至骰骨治疗高弓内翻足术后,马蹄外翻畸形
▲图3和图4高弓足术后爪形趾畸形残留
▲图5和图6重度马蹄高弓足畸形截骨+外固定架矫形术后局部皮肤缺血性坏死
3.并发症预防高弓足矫形手术并发症较多,在手术治疗中应注意:
●术前应充分评估畸形情况,如柔韧性或僵硬性畸形,评估皮肤软组织和神经血管情况,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检查,防止术后伤口并发症或组织、肢体坏死。
●对于不同畸形,要充分了解畸形发生的原因,根据病情不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术后早期,要及时评估术后情况、定期门诊复查随访,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四、术后康复高弓足矫形手术的术后康复要点包括: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也应常规给予矫形鞋、矫形器、支具及理疗等辅助手段,提高矫形力度和矫形效果,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保守治疗或内固定矫形的患者,建议术后除了个体化指导功能锻炼,还应每2周门诊复查,了解康复锻炼情况。
●对于外固定架矫形的患者,建议出院时发放外固定架护理及调整手册,每7-10天门诊复查,调整外固定架或复查外固定架及伤口情况。
本期专辑既往文章回顾
高弓足的分类和临床评估
CMT高弓内翻足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高弓足的治疗选择和软组织矫形手术
高弓足的骨性手术矫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