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承谈道之风症的分类与治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m.39.net/pf/a_4582762.html

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一日一道”。今天所谈及内容的是:“风症的分类与治法”。

风邪所致之风症种类诸多,就其治法而言,有代表性的风症的论治归纳整理,以求提高与发展。风邪致病,总能理清是风邪单独致病,或是兼夹他邪为病,区分所犯部位,分析表里虚实寒热,明了诸多风症变化过程中所引起的不同的病理改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可辨证施治而获效。

风症可分为脏腑风症,主要是“风中五藏六府之俞”而致,主要包括心风、肺风、肝风、脾风、肾风、胃风及肠风等。又有因受风邪时,由于入侵途径、病位、体质、起居等不同因素影响,所引发的其他类风病,主要包括疬风、偏风(偏枯)、漏风、泄风、脑风、首风、目风、内风(因房事出汗中风)等。

肾风论治:肾风因肾虚受风而致,证见多汗恶风,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小便不利。风邪袭表则多汗恶风。其治以疏风解表为主,兼以温肾利水,方用越婢加术汤,或济生肾气丸加羌活、放风之属。《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指出:“萆薢饮,治肾脏中风,多汗恶风,庬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

脾风论治:脾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而为病。陈无咎《明教方》记有治吴九峰之脾风症: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令六脉濡大无力,右关弱小,舌苔厚腻,四肢怠惰,胃气不扬,脾脏失运,风中脾络,不能复出,病源由于劳脾伤湿,内风煽动,外风随之,理应扶脾,不专治风。拟方:炒白芍、炒当归、炒扁豆各24克,干地黄、姜炒橘络、白茯苓各12克,焦于术、盐炒黄芪、南木香各4.5克,炒豆蔻、煨益智仁、威灵仙各3克,姜独活、盐僵蚕、姜南星、炙内金粉各2.4克,北五味、熟枣仁各1.2克,水煎服。脾风治法当以疏风解表为主,兼以健脾。《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白术汤,治脾脏中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不嗜食。”

疬风论治:疬风,又称为癞,大风等,似为后世所说的麻风病。是由风寒湿热之毒邪侵犯人体积久不散,阻遏血脉营气运行,气凝血热所致。初见寒热,久则化热日盛,见肌肉溃烂,肢体麻木,须眉脱落,鼻柱败坏等症,是一种缠绵难治之症。

关于疬风的治疗,从《内经》的有关内容分析,大体上可概括为三条法则:第一要坚持散邪,务使风毒散尽。以刺肌肉、刺骨髓,待须眉重生皆可止针。二是以锐针刺患处,并用手按压,出其恶气,直到肿尽为止。三是要注意饮食禁忌,“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诸病源候论?卷二》则提出:“断米谷肴鲑,专食胡麻松术辈”,并“先与雷丸等散服之出虫”。朱丹溪《金匮钩玄?卷一》指出:“治法: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后用通神散,及三棱针于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绝房事,不治之也。”何时希《历代无名医家验案?外科》载:“释普明,齐州人,久止灵岩,晚游五台。得风疾,眉须俱堕,百骸腐溃,哀号苦楚。忽有异人教服长松,明不知识。复告之曰:长松生古松下,取根饵之,皮色如荠苨,长三五寸,味微苦类人参,清香无毒,服之益人,兼解诸虫毒’。明采服旬日,毛发俱生,颜貌如故”。孙思邈也提出,让病者服松脂,“欲至百日,须眉皆生”。明代医家沈之问、李时珍则总结出用大枫子及大枫子仁制油治疗疬风症的宝贵经验。

漏风论治:漏风亦称酒风,因饮酒后感受风邪所致。《素问?病能论》也有“有病身热懒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的论述。治疗则以《素问?病能论》用泽泻饮:“以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因泽泻淡渗,能利水道,清湿热。白术苦温,能燥湿摄汗。麋衔又名鹿衔,可祛风除湿。三药相合,可利、祛风、止汗,故治疗饮酒中风所致之漏风。

无量天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z/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