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瘟疫故事二福尔摩斯和

中国最好白风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792767.html

什么病是最恐怖的噩梦一般的疾病?

什么病会让人面目全非,形如鬼魅?

什么病会让人的脸如同被撒旦吻过?

“我面前站着一个矮如侏儒的人,脑袋硕大如鳞茎球,口中急切的说着荷兰话,挥动着一双海绵般的变形而可怕人的手。他身后站着一群人,仿佛都觉得眼下这情况很有意思,但我看到他们却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没有一个正常的人型。每个人不是歪七扭八就是臃肿变形,这些丑八怪的笑声比什么都难听。”

这段让人毛骨悚然的描写来自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皮肤变白的军人》。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军人,名叫多德。他从南非战场退役之后,试图寻找失联已久的战友埃姆斯沃斯。然而,当他舟车劳顿、独自来到战友家庄园的时候,既没有和老友阔别重逢,也没有受到热情的款待,战友家人却对他生硬冷漠、百般推诿,并且声称埃姆斯沃斯环游世界去了。这种诡异的态度换了谁都会疑心,于是多德多方打探,他发现自己的战友实际上是被囚禁在花园的小屋里,而且他的样子已经变得不人不鬼,皮肤变得像鬼魂一样惨白无比。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神机妙算下,埃姆斯沃斯和家人最终道出了真相,原来埃姆斯沃斯还在南非战场的时候,有一次和部队失去了联系,饥寒交迫的军人躲进了附近仅有的一座房子中,谁料到却是误入了噩梦一般的世界。第二天早上,当阳光把他唤醒的时候,他就看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猜到,埃姆斯沃斯误入了一座麻风病院。他看到的那些如鬼魅一样的怪人,实际上都是麻风病人。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这种细菌呈细长杆状,主要集中在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系统中,分很多类型,包含瘤型麻风病、结核型麻风病和界线类麻风病。但其中最厉害的一种就是瘤型麻风病,最开始患者会出现感知障碍、眉毛、睫毛脱落的症状,到了晚期就会出现鼻唇肥厚,脸上布满虬结和斑块,乍一看像长了一张狮子的脸。

正是因为麻风病会让人变得面目全非、形容丑陋,而且具有传染性,所以它自然而然就和惊悚、恐怖紧紧相连,出现的地点经常是荒村、孤岛、监狱之类的凄凉所在,并且经过无数代人口耳相传、夸张渲染,麻风病俨然成了千古第一怪病,让人闻风丧胆。除了《福尔摩斯探案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中,“我”奶奶戴凤莲被迫嫁给了高粱酒作坊财主单廷秀的独生儿子单扁郎---一个麻风病人。当戴凤莲看到单扁郎那张麻风病人的脸,她感到魂不附体,生不如死。另外,席卷北美票房的恐怖电影《小丑回魂》,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讲述一名小男孩闯入小丑家门前的庭院,就被小丑幻化成的麻风病人吓得四下逃窜。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所著的长篇小说《岛》,也讲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以佩特基斯家族四代为代表,与麻风病抗争的故事。

另一方面,麻风病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不祥之兆,病人是被诅咒或被附身,于是产生了和传染病如影随形的孪生恶魔,那就是对病人的恐惧、歧视和暴力。一般来说,麻风病人的悲惨命运是从社死开始的,欧洲中世纪的麻风病人要随身携带响板或者铃铛,像是叫街一样,一方面是乞求过往行人能施舍给自己一些东西,另一方面也是提醒人们速速回避。公元年,英王亨利一世更是从法律上将麻风病人去社会化,规定麻风病人不能起诉、不能立遗嘱、不能继承财产、也不能作为证人。随后,歧视麻风病人的文化在整个欧洲范围愈演愈烈,例如牧师会当着患者本人对其进行临终祷告和葬礼仪式,有时病人还要象征性地站在自己的墓地中,可谓千古未有的奇葩大型社死现场。

除了社死,迎接麻风病人的命运就是被押送到荒无人烟的麻风病院,与世隔绝。文章开头我们讲的《皮肤变白的军人》的故事,埃姆斯沃斯出现症状之后,之所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藏起来,就是因为一旦引起人们哗然,早晚会被扭送到麻风病院,跟不相识的人一起终身隔离,永无天日。这里要说明一下,埃姆斯沃斯其实并没有真正患上麻风病,而是得了一种不具传染性的鱼鳞癣。这当然是作者悲天悯人,刻意制造了一个反转结局,而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却没有幸运女神的眷顾。在日本,年就通过了法案来限制麻风病人流动,最后干脆在年通过了将病人终身隔离的法律。另外,日本的麻风病院条件艰苦、把守森严,与监狱别无二致。其中年建成的九州麻风病院,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围墙+幽深的壕沟+严密的警卫等措施。院内的麻风病人穿着特殊的条纹服装,使用只在院内流通的特殊钱币,一系列措施让他们插翅难飞,只有在孤独和绝望中等待死亡。

当然,除了社死和监禁,人们会采取更加极端和残酷的措施来对付麻风病人,可谓骇人听闻。在中国古代的《秦律》中,量刑原则有一种议病条款,即当犯罪行为相同,要依据罪犯是否有麻风病而判处不同的刑罚。当时对麻风病人采取了消灭肉体的残酷办法。直到近代,还有年,广东军阀陈济棠在白云山下一次活埋麻风病人余人这样野蛮的屠杀。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量麻风病人同样被活埋、烧死和淹死。年6月21日,法王腓力五世下令对所有活着的麻风病人处以火刑,患有麻风病的孕妇生下孩子并且完成哺乳以后,依然不能幸免。这场针对麻风病人的迫害遍及全国,根据利摩日教区的记载,从5月13日至6月16日仅1个月内,该地区就有44个麻风病人惨遭如此虐杀,占地区病人总数的3/4。这些麻风病人就像《圣经》中说的一样,是“被上帝遗弃的人”。

相信以上的记载,会使所有善良的人们心生恻隐、不忍卒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历史上,麻风病的传染强度和致死率远低于鼠疫、天花等烈性瘟疫,中世纪欧洲麻风病最猖獗的时期,致死的患者仅占总人口数的1%。据记载在丹麦,-年间埋葬了具麻风病人的尸体,而稍晚爆发的黑死病却直接使欧洲损失了1/3的人口。而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这种让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恐怖疾病,虽然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不过传染性却极低,需要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而且自身对麻风杆菌有免疫缺陷,才可能被传染,95%左右的人群对麻风杆菌其实有较强的免疫力。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更是刊登了中国科研团队找到麻风病风险基因的学术论文。---“过去一直认为麻风是一个传染病,谈麻色变。我们这个结果一发表——原来麻风主要是长病的人自己有遗传缺陷,与其说麻风是一个传染病,不如说和遗传有关系。“

考虑到麻风病的感染率较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便建议各国废除对麻风病人的强制隔离政策。年,“汉森氏病”取代“麻风病”成为该病的官方命名,以呼吁停止对病人的歧视和伤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许多的国际援助力量进入了中国,国际组织无偿地向中国提供了麻风病诊治技术和大量交通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多年以来无数默默无闻的医学工作者,前赴后继、冒着风险和歧视,奔走在偏僻山野的麻风村,奋斗在抗击病魔的最前线。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医疗科研的进步,“联合化疗”技术开始用于临床,麻风病的治疗效率大大提高。终于在年,国家卫生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麻风病存量病人已经下降到人左右,患病率在10万分之一以下。年,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进一步成果,麻风病特效药氨苯砜的风险因子也找到了。这意味着,由药物治疗导致的死亡风险,可以通过筛查芯片和试剂盒精准预防规避。肆虐中国的麻风病,终于可以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了。由此可见,歧视和暴力从来都不是打败传染病的武器,愚昧和谣言也只是为虎作伥的懦夫,包容、科学、互助才足以让恶魔望而却步。人类共同的敌人从来不是病人,而是疾病本身。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今天,回望麻风病的悠悠历史,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无数似曾相识的片段,学到无数惨痛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虽然中国的麻风病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据WTO统计,截至年,全世界仍有超过21万人饱受麻风病之苦,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缅甸、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和尼泊尔。虽然麻风病的防治措施日新月异,但由于针对性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麻风病仍然是人类生活中的巨大阴影,而人类对麻风病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z/7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