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苑bull保健预防传染,健康校

冬季来临,每日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将传染病的危害降到最低,现将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及其注意事宜与家长们分享,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常见的传染疾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易发季节,传播力强,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5、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在传染病多发季节如何避免病毒的侵袭?

1、多饮水

传染病有可能使孩子缺水。这是由于孩子身体发热、呼吸增快、咳嗽及气管中分泌物增多等原因,使体液丢失较多,因此要注意多补充液体,最好的液体当数白开水。多喝白开水都很重要,这便于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并可减少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粘稠和干结,利于患儿咳出痰液。

2、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孩子身体的抵抗力。孩子生病时,体内维生素的消耗增加,血中维生素的含量降低,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深绿色、橙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患儿的抗病能力。

3、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平时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适量的运动。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抵抗力。若过分疲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毒性感冒。

4、注意孩子的冷暖

天气变化时候要注意孩子的冷暖,秋冬季节,有时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夜间睡觉要避免受凉,要盖好被子,预防传染病。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家里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这样有助于减少病毒的感染。家庭应尽量不用空调,房间内空气可采用食醋加以熏蒸消毒。

6、不去感染源多的公共场所

传染病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7、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及时接种疫苗,幼儿体内可以产生特异免疫力,保护幼儿不受病原体微生物的感染。

8、勤洗手

少出门,勤消毒,勤洗手,若出门,戴口罩;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尽管我们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但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场所,所以传染病防控工作仅仅依靠学校的防控措施也不能绝对避免,期待您的理解和配合,与我们一起携起手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安全的天地,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扫描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z/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