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退休老院长、主任医师许少平
许少平同志自年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接受组织的安排医院工作,成为建院以来最早一批上泗安岛工作的本科生,一干就是50多年,曾担任过11年院长。他为人低调,从不接受宣传报道,长期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临床一线,曾多次被评为省卫生健康委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并于年获得全国防疫系统先进工作者及全国麻风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的提名。
作为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许少平“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兢业奉献卫生健康事业,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他,医院临床一线,做好诊疗和带教工作。
不忘初心
全心献身卫生事业
医院位于珠江口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岛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交通非常不便,陆路未通,无外来供水系统,喝的都是咸水,还要自已种菜。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工作上还要面对一群饱受麻风病折磨的特殊人群,所以很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来这里工作。
许少平记得第一次上岛,光坐船就用了4个小时,当时下着蒙蒙细雨,景色很荒凉,他的心情也很沉重。作为医学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完全可以选择放弃和离开。但是,许少平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从零开始学习麻风病防治知识。为了能尽快投入专业工作,除了向老医生学习外,许少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到院三个月后,许少平负责瘤型重病区病房的主诊工作。
由于麻风治疗药物的特殊染色(皮肤棕色)作用,很多病人特别是年轻病人会抗拒治疗,药片放到嘴里还要偷偷吐掉,有些病人甚至会暴跳如雷地拒绝治疗,自暴自弃。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病人,许少平保持着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亲眼看着每一位病人把药片服下。
▌83岁高龄的许少平坚守在临床一线为群众服务
溃疡是麻风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病人肢体残缺的主要原因。由于神经肌肉的破坏,病人的肢体末端发生坏死和溃烂,合并感染时伤口会流出恶臭的分泌物,炎热的夏天引来大量苍蝇,让人恶心。许少平却不怕脏,不怕臭,认真地帮病人清洗伤口,清理坏死组织和残骨。为了促进溃疡的愈合,许少平研制出来一些外用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为了让残疾病人提高自信,尽快回归社会。许少平和同事们一起开展各种麻风畸残康复矫正工作,用中药方案治疗神经损害引起的“垂腕”、“鹰爪手”、“垂足”等后遗症,技术上力求精益求精,让患者的康复效果达到最佳。
情系病人
视病人如亲人
在与病人的相处过程中,许少平强烈地感觉到,麻风病病人普遍自卑、孤僻、无助,得不到亲人、朋友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意味着,除了专业治疗外,病人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抚慰。
由于麻风病的传染性,所有医务人员都穿着防护服,让病人感到恐惧。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许少平利用闲余时间与病人促膝谈心,把病人当亲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由于麻风病是强制封闭治疗,病人不能随便外出,很多生活用品需要岛外去购买。每到周末,许少平都会把所管病人需要的生活用品登记好,他充当“代购”,常常垫上不少费用,帮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团难。
▌许少平常回泗安岛看望麻风病康复者
医院地处珠江口的孤岛上,每逢洪水袭岛时,许少平首先想到的是病人的安危,有时亲自把肢体残疾病人挨个背到安全地带。目前,泗安岛上的麻风病人已经全部临床治愈,但很多病人都是重度残疾,亲人朋友不接纳他们,导致他们无家可归,只得留在岛上康复休养。许少平一直关心着这一群相处几十年来的老病号。即便转到门诊工作后,他仍然常常回去看望这些老病号,并带给他们一些礼品。
医者仁心
做好临床服务工作
退休返聘到门诊工作的许少平,医院的业务骨干,很多患者慕名来就诊,年门诊量达到近1.5万多人次。只要出诊,他基本不能按时下班,有时都顾不上上厕所、喝水。他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当地居民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门诊工作中,他一如继往地用一颗爱心、热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服务,从不乱开药,乱检查,还经常借钱给病人抓药,帮困难病人垫些医药费。他还常常给远方病人买药寄药,甚至通过电话、视频精细远程诊疗,总之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都会尽一切所能为病人服务。
▌83岁高龄的许少平坚守在临床一线为群众服务
他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提高,发表了相关论文十多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同时,他还做好年轻医生的带教任务,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倾囊分享给年轻医生们,培养好下一代卫生健康事业的接班人。
许少平医生是众多默默无闻医疗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以满腔的热忱,天使的精神为卫生健康事业默默地守护着、工作着,奉献着。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忠于职守,关心同事,热心助人。以大爱的胸怀为卫生健康事业献身,力创医学佳绩,为文明行医树立典范,为树立广东好医生形象作出了表率。
编辑:曹思扬
设计:林婷
健康广东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