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回暖,草长莺飞,出游的心蠢蠢欲动,麻疹病毒、A组β型链球菌等病菌也是蠢蠢欲动。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日前美、加、菲、日均有麻疹疫情爆发(参考美、日、菲麻疹卷土重来,有孩子的家庭不得不防),本期将和大家一起复习麻疹的预防。
一般预防
麻疹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合并症的需隔离至出疹后10天。有接触史的易感者需医学观察21天。麻疹病毒可在空气中悬浮长达2小时,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患者及其接触者均应佩戴口罩减少传播,易感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方。暴露前预防
以往认为母体胎传的麻疹抗体可以在生后6-8月内对婴儿有保护作用。故而WHO对于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建议时间为6月-15月龄。不同的国家首次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和剂型会有一定的差异性[1]。我国的计划免疫为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完成基础免疫,18~24月龄接种麻风腮疫苗加强免疫,6岁接种麻风腮疫苗再次加强免疫;在完成其中两次疫苗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5%以上[2]。
暴露后预防
对于因各种因素未能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在麻疹暴露后可使用麻疹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3]。建议0-5月龄婴儿在麻疹暴露后6天内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建议6-11月龄婴儿在麻疹暴露后3天内接种麻疹疫苗或在6天内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有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大龄儿童则建议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特殊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
对麻疹疫苗或其中某种成分(新霉素、明胶等)严重过敏的属于禁忌症,但对鸡蛋过敏不是接种的禁忌症。
有免疫缺陷的个体(如患有原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等)属于疫苗接种禁忌人群,但对于HIV感染者,若免疫抑制不严重也可考虑接种。
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先天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家族史的儿童亦属于疫苗禁忌人群,这部分儿童中经临床证实免疫功能正常的也可考虑接种。
对于患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儿童,研究发现接种麻疹疫苗后JIA的活动度和药物用量都无增加,也未发现麻疹感染,故而不属于禁忌症。
在使用了大剂量全身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应至少等待1个月后再接种。
较低剂量的全身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和局部使用激素注射不属于禁忌症。
近期有使用血液制品或免疫球蛋白的儿童需在间隔3-11月后接种(参考血液制品对疫苗接种的影响)。
当前患有急性疾病(如中耳炎、胃肠炎等)、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建议推迟接种。
有血小板减少症病史的儿童,是否接种需权衡利弊后酌情决定。
对于有麻疹感染病史的患儿,若诊断时未经实验室确诊,应视作未感染而进行接种。
热性惊厥不属于麻疹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此次美、加、菲、日出现麻疹疫情爆发,与部分家长顾虑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而接种率下降有关。接种麻疹疫苗不仅仅是为了给个体提供保护作用,当群体免疫力达到85-95%以上时还可以为有禁忌症的易感者提供保护作用[4],建议无禁忌症的儿童按计划接种麻疹疫苗,利己利人,利国利民。
往期麻疹相关知识:
麻疹—新诊断标准出台
麻疹第一期--麻疹病毒
麻疹第二期--麻疹的发病机制
麻疹第三期--通缉令之麻疹病毒
麻疹第四期--麻疹临床表现
麻疹第五期--麻疹并发症
麻疹第六期--麻疹的实验室诊断
麻疹第七期--麻疹的治疗
麻疹第八期--麻疹的家庭护理
麻疹第九期--麻疹疫苗
麻风疫苗麻风腮疫苗
参考文献:
1、龚震宇,龚训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麻疹疫苗的意见书[J].疾病监测,,32(09):-.
2、王曼,马超,罗会明.麻疹疫苗保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5(2):-.
3、McLeanHQ,FiebelkornAP,TemteJL.Preventionofmeasles,rubella,congenitalrubellasyndrome,andmumps,:summary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