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泻到死亡仅12小时,夏季潜伏的杀手,

高危病例紧急扩散:

几天前,一位中年男性因腹泻不止被送到急诊。

医院时,其想法很简单称,“只是吃坏肚子了,拉肚子,随便开点止泻药就行了”。值班医生并没有听患者的话,从患者苍白的脸色,医生感觉到了异样。

该男子血压很低,还有低烧和呕吐等症状,医生建议做全面的检查,再根据情况进行治疗。然医院有坑钱的嫌疑,就是简单的拉肚子,哪有那么恐怖,还做这么多检查。

纠缠不休之际,该男子病情急剧恶化,休克,肝脏、肾脏和呼吸等多个脏器出现衰竭,肾上腺素和呼吸机被用在患者身上,没有效果;电除颤、去甲肾依然没有效果。

经会诊后,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不到半小时,医生宣布了噩耗。

一场简单的腹泻就这样夺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食源性疾病

●绿豆糕惨案

案例中提到的男性患者,因食用冰箱中未储存密封的绿豆糕丧命。这让不少人感到惋惜和后怕,其实,夏天来临后,任何食物都容易变质并滋生细菌。

如果在冰箱中储存,但在拿出后没有经过高温再次烹饪或加热,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进而出现食源性腹泻。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子经摄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

大多数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但有些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后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食源性疾病非同小可

●食源性疾病有多凶狠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位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患者在食用或饮用有害物质后的半小时到24小时内,会出现浑身乏力、高烧、头痛、出虚汗和寒战、各关节疼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血流感染、全身脓毒症,甚至休克等严重的全身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如何判断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一般有着较为典型的症状与特点,如果你怀疑自己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又出现了一些症状,可以根据下面这些来对照判断。

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在这期间患者基本都会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夏秋季节多以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为主,冬春季节多以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为主。

因此,如果在夏秋季节出现腹泻、腹痛和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己盲目去吃止泻药,以免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隔夜的饭菜冷藏起来

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各种蔬菜加热后,在放置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含有亚硝酸盐,但在低温下存放的熟菜亚硝酸盐的含量要少得多。

介绍下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食物:

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使胃内的亚硝酸盐明显降低;

②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③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由于维生素C可防止胃中亚硝胺的形成,还有抑制亚硝胺的突变作用。

●冰箱里生熟食物分开

冰箱中的食品可能受到一些嗜低温的细菌的污染,这些细菌进入结肠后,可使结肠黏膜脱落,发生肿胀,引起广泛炎症,致人腹痛、腹泻、呕吐,结肠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冰箱病”的一种。

所以建议大家:

①冰箱存放的食物要生熟分开,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

②熟食在食用前要加热消毒,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且持续2分钟以上;

③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久,蔬菜即使储存在冰箱内也不应超过3天;

●海鲜彻底加热

有些人认为海鲜鲜活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海鲜中导致腹泻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病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

①加工海鲜时要彻底加热,要煮熟热透再吃;

②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专用,生熟分开,禁止用洗生海鲜的容器洗青菜、水果、工具等;

③吃剩过夜的熟海鲜再食用时,要彻底加热;

④每次吃海鲜切忌吃得过多,即使是加热煮熟后的海鲜也不能一次过量食用,否则会产生胃肠道反应。

●菜豆食物必须煮熟

菜豆,是指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皂苷主要在菜豆的外皮内,只要烹调时间足够就能消除其毒性。

食源性疾病就是我们所说的食物中毒,因食物中毒而危及生命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却经常被人们忽略,不当回事。希望以后大家能够重视食源性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一次腹泻都不是平白无故的,真的很,很,很危险。

—参考文献—

[1]网络综合整理

[2]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7、8月,肿瘤科医生全家必吃一种菜,为什么?这菜,只有这两个月才有●不粘锅这样用=吃毒,选锅学问大,一马虎就被骗●吃过鱼鳞的人必读,这件事必须早知道,鱼鳞到底能不能吃,今天告诉你●生什么病忌什么口,健康知识考题,看你在朋友圈排第几位?喜欢点个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8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