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但是,很多家长对疫苗似懂非懂,海南日报健康周刊记者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省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
问题1儿童免费接种疫苗
可预防哪些传染病?
省疾控中心答复: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传染病,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应接种的疫苗,即:卡介苗、乙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风腮、乙脑、流脑、甲肝疫苗。接种以上疫苗可以预防:新生儿结核性脑膜炎、乙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流脑、甲肝传染病的感染。
问题2孩子该不该
打自费疫苗?
省疾控中心答复: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第二类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无明显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孩子,建议优先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一类免费疫苗。如有可替代一类疫苗接种的二类疫苗如脊灰灭活疫苗(IPV)(包括单苗IPV和五联苗IPV)、甲肝灭活疫苗替代国产减毒活疫苗等可供选择的疫苗时,接种单位要告知家长,尊重家长的自主选择权利,家长可自愿、自费、知情同意下开展替代疫苗接种。
“一类疫苗是免费的,由国家财政支出,所以只能预防一些基本的常见疾病。而二类疫苗是对其他疾病预防的补充,家长不必对此排斥,可以根据小孩实际的身体状况与经济情况来自愿选择。接种单位要在家长签字同意的基础上,才能接种二类疫苗。”专家建议,在接种
11种免费疫苗的基础上,儿童最好再添种一些自费疫苗:如水痘疫苗,宝宝1周岁以后接种一次,5年后再强化一次。此外,自费疫苗还可以选择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这些疫苗均能够很好地让孩子抵御相对应的传染病。
外地来的7周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陪护下及时到居住地的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手续。办理登记手续时,最好带上原籍卫生部门发的预防接种证;如果无接种证,那么接种单位也会根据您提供的情况,确定适当的接种方案,为您的孩子提供接种服务。
问题3要不要选择
进口疫苗?
省疾控中心答复:如今随着疫苗的逐步国产化,国产疫苗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接种国产疫苗或进口疫苗,均能起到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效果。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论述,证明进口疫苗好过国产疫苗。我国一类疫苗中用的都是国产疫苗,几十年下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极少,而且已经有国产疫苗出口到国外了,国产疫苗的安全性还是可信的。
问题4疫苗接种后
有什么反应吗?
发烧怎么办?
省疾控中心答复: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抵抗相应传染病的抗体,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疫苗接种绝大多数是安全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都是一种异性蛋白,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抗体的同时,有时也会发生某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少数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如低热、局部红肿、硬结等症状,为一过性,一般3-5天即消失,家长不必担心。有个别儿童会出现高热、无菌化脓、皮疹等,一般对症治疗短期可恢复,对机体无害。极个别儿童会出现其他罕见的严重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1/10万-1/万)。
因此,家长在孩子预防接种前应了解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细心观察孩子接种前一周内的健康状况,并如实向登记人员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接种禁忌等情况;在孩子接种完疫苗后必须在接种点停留观察30分钟,以便一旦出现严重异常反应能及时进行救护。
儿童接种回家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一旦发现有可能不良反应如孩子反应程度较重、哭闹不止、高烧不退、局部反应较重等症状的、或可能偶合其他疾病的,要及医院进行救治并及时报告接种单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