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常规临床意义

白癜风康复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021/5779550.html

医院常规的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及心肌酶谱。

一、血糖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正常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mmol/L(7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mmol/L(70~1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mmol/L(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mmol/L(毫克/分升),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mmol/L(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mmol/L(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mmol/L(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餐后1小时:血糖6.7-9.4mmol/L。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00mg/dl)

②餐后小时:血糖≤7.8mmol/L。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3、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妇餐后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血糖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毫克%称为高血糖。

如果血糖浓度超进~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

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的人群。

血糖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血糖检查过程:

  指尖血糖:10元左右;扎手指检测,优点是可以几十秒出结果非常方便,其检测结果与抽血结果相差10%~0%;不足之处是手指血血糖稳定性差,因此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14元左右;抽取静脉血,要求隔夜空腹至少8~1小时未进食后,上午9点前且早餐前采的血,是目前诊断糖尿病最常用指标。

  餐后小时血糖:14元左右;抽取静脉血,多数指从早餐吃第一口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不足之处是测餐后血糖影响因素多、抽血时间受限,较少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随机血糖:14元左右;抽静脉血,一天4小时的任何时候静脉血糖。

二、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由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成为血脂测定的重点项目。

血脂主要包括(1)胆固醇(简写为Ch),约占血浆总脂的1/3,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简写为TG),约占血浆总脂的1/4。(3)磷脂(简写为PL),约占血浆总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4)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区带电泳法也可相应地把血浆脂蛋白分为CM、前β(Pre?β)、β及α脂蛋白4种。血浆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与脂质含量(重量%)、

检验项目甘油三酯

1、英文缩写TG

正常参考值0.30-1.80mmol/L

临床意义增高:可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检验项目胆固醇

英文缩写TC

正常参考值3.40-6.5mmol/L

临床意义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TC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3、、检验项目高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HDL-C

正常参考值1.00-1.60mmol/L

临床意义降低: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TG血症,严重疾病或手术后,吸烟,缺少运动等。

4、检验项目低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LDL-C

正常参考值0-3.36mmol/L

临床意义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当LDL-C值在3.36-4.14mmol/L时,为危险边缘;4.14mmol/L为危险水平。

三、肝功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具体做哪项检查,应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诊断及评价。肝功检查基本项目

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的检查。

肝功能八项检查

1、总蛋白(TP)正常情况:60~80g/L

临床意义减少:长期腹泻,慢性肝病,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球蛋白(GLO)正常情况:0~9g/L

临床意义减少: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3、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

临床意义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等。

4、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情况:0-50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各种肾炎、肝病、心肌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

5、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情况:0-40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等。孕妇,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

6、总胆红素(STB)正常情况下成人为1.7~17.1μmol/L

临床意义其升高常见的有:总胆红素,间接与直接均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变等。总胆红素与间接明红素偏高:血型不合输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恶性疾病等。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偏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发生肝炎,胰头癌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情况:0~3.4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当红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出的间接胆红素增多,经肝脏代谢,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因胆道堵塞,排泄不畅时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看了吗,。

8、白/球比值(A/G)正常参考值1.00-.50。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乙肝五项指标含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①HBsAg、HBeAg、抗HBc(1、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大三阳"。②HBsAg、抗HBe、抗HBc(1、4、5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小三阳"。③HBsAg、抗HBc(1、5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④抗HBs、抗HBe、抗HBc(、4、5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⑤抗HBe、抗HBc(4、5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⑥抗HBs(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乙肝病毒)有免疫力。⑦抗HBc阳性(5项):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四、肾功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大量内出血、烧伤、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血肌酐(CRE)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6μmol/L女70.7~.1μmol/L小儿6.5~6.0μmol/L全血88.4~.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3、血尿素(UREA)

参考值:正常情况:3.~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URIC)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μmol/L女89~μmol/L60岁男50~μmol/L女~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低:见于恶性贫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五、心肌酶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通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等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1、检验项目羟丁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aHBDH

正常参考值90-50IU/L

临床意义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周左右。

、检验项目肌酸激酶

英文缩写CK

正常参考值30-IU/L

临床意义增高:心梗4-6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可达正常值的0-30倍,为最高峰,-4天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

3、检验项目肌酸激酶同工酶

英文缩写CK-MB

正常参考值0-5IU/L

临床意义常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监视

4、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LDH正常参考值90-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48小时开始升高,-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HLIFEK海康医疗

AI智能诊疗新起点

精准监测

全营养系统

微服务平台

智能医疗

销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3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