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疫苗接种的那些事

目前,不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疫苗,生产线都是严格按照GMP的要求,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的严格检查,由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安全有效.价格上的差异是由于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防疫时间长短,副作用大小等方面的区别.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决定.

从多年的临床观察效果和研究证实,国产、进口疫苗都安全有效,区别主要在于价格差异和稳定性不同。有的家长带孩子去防疫站打预防针,医生常问要进口的疫苗还是国产的,一些预防针价格区别很大,医生说都有效。那为何进口的要比国产的贵许多呢?国产疫苗能让人放心吗?卫生防疫部门的解释认为,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疫苗,都经过国家检验合格,安全有效。价格上的差异在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防疫时间的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的区别。

例如肝炎疫苗,国产每支价格在17元左右,而进口的儿童肝炎疫苗价格达到了元。由于这两种疫苗的制备方法不一样,所以产生的免疫机制不完全相同。进口疫苗是灭活疫苗,俗称死疫苗,注射人体后产生甲肝的保护性抗体,甲肝病毒侵袭时可防止发病,但产生细胞免疫的作用很差。国产的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既可产生甲肝的保护性抗体,又可增强细胞免疫的活化、识别、吞噬等能力。

我国苏州地区从年起连续3年使用国产甲肝疫苗,对中小学生与学龄前儿童进行大规模预防注射,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从免疫前的71.6/10万下降到年的11.3/10万。国产甲肝疫苗如果接种二次(间隔6或12个月再注射一次),保护性抗体的阴性率达%。从以上事实说明,国产甲肝疫苗效果不比进口甲肝疫苗差。

婴幼儿疫苗与常见的传染病

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接触源的增多,都导致了这个社会病毒种类的增多。婴幼儿由于刚刚出生不久,没有经历过多少疾病的磨练,很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加上本身的体质又很弱,所以给婴幼儿接种疫苗是一种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措施。只要加强了自身的抵抗力,即使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松的面对,这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是极其重要的。

婴幼儿疫苗与接种项目婴儿期疫苗与接种项表月龄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疾病1岁乙脑减毒活疫苗初免流行性乙型脑炎1.5~3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1.5~3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小儿麻痹症1.5~3岁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3岁A群流脑疫苗,也可用A+C流脑加强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小儿麻痹6岁麻疹疫苗加强麻疹7岁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7岁乙脑疫苗加强可能有发热7岁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岁卡介苗加强(农村)结核病婴幼儿为何还要接种疫苗

绝大多数计划内疫苗接种在宝宝一岁以前就已经都完成了。但是,随着预防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的进步,科学家们不断研发出新的疫苗,预防病毒、细菌对人类的侵害,保护易受到病原菌侵害的人群,而孩子们恰恰就是这类人群,所以,用于婴幼儿的疫苗相对比较多,除了计划内的,还有一些计划外的疫苗,妈妈们往往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接种,不接种怕宝宝得病,接种又怕有副作用,因此妈妈们往往都是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宝宝选择计划外疫苗的原则

权威机构要求接种的疫苗,及时还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内免疫,只要没有接种禁忌,妈妈也应该给宝宝接种。

已经被广泛应用的疫苗,只要证实确实有用,而且又没有什么副作用的,尽管不在计划内,也应该给宝宝接种。

针对时下流行病的疫苗,尽管不再计划内,也应该接种。

宝宝接种完了国家计划内的疫苗,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应该更多地接种计划外疫苗。

宝宝很容易被病毒感染,应该更多的接种计划外疫苗。

常见的计划外疫苗

风疹疫苗、麻腮风疫苗、腮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五联疫苗是什么

五联疫苗由能够预防五种疾病的疫苗联合组成,包含的那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进口疫苗。当从效果上来说,五联比单纯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要好,但是如果孩子对其他的疫苗没有过敏,那就没必要接种五联苗,普通疫苗都是免费的,进口的不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就打五联疫苗。如果接种普通的疫苗,也不用担心副作用大什么的,毕竟全国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接种免费疫苗的,如果有问题,国家早乱套了。疫苗:国产vs进口,哪个更好?

误区:进口疫苗虽然贵,但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不用担心宝宝没得到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反而患上相应疾病。为宝宝的健康及安全考虑,疫苗还是都选进口的比较放心。

事实:预防接种已经有多年历史,是全球公认的、预防疾病的最佳策略之一,多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在预防接种普及后已经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

虽然疾病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但病原体还没有被消灭,预防针还得继续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疫苗种类和疫苗产品很多,如何选择疫苗已经成为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其中最让人纠结的一个问题是:疫苗,选国产还是进口?

国产vs进口,哪些疫苗让你纠结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疫苗种类有33种。这些疫苗中,19种只有国产的,2种只有进口的,剩下12种才既有国产又有进口。

图1。31种国产疫苗里功能存在一些重复。如:麻腮风疫苗由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3种单独的疫苗组成。一般而言,有了麻腮风疫苗,就没有必要继续使用单独的疫苗。国内企业除了继续保留这3种单独疫苗,还排列组合出麻风疫苗和麻腮疫苗,构成了第23~第27的5种疫苗;白百破疫苗已经包含白喉疫苗、百日咳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国内企业还生产了白破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构成了第29、30这两种疫苗。

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虽然只有进口,但其组成成分是白百破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脊灰疫苗,这些单独的疫苗均有国产疫苗。应该说制造四联和五联疫苗的原材料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只是我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如何将其搭配成四联和五联疫苗。

只有国产疫苗或只有进口疫苗的疫苗种类,反而不必纠结。既有国产疫苗又有进口疫苗的12种疫苗,其市场份额到底如何呢?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上公示的7~年生物制品批签发信息,可以看出这些疫苗种类的市场份额情况,见下面两张图:

图2。上图为国产疫苗及进口疫苗每年批签发比例。下图为12种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的疫苗,国产与进口的比例。

按年份看,进口疫苗的每年批签发的数量占全部疫苗批签发数量的比例不到10%,年甚至只有4%。按疫苗种类来看,肺炎疫苗、流感菌疫苗、麻腮风疫苗、流感疫苗中进口疫苗的批签发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在17%~47%,其他8种疫苗的进口疫苗比例均不到10%。

年批签发总量中进口疫苗比例之所以只有4%,是因为年10月我国执行了新版药典。新版药典对疫苗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和Vero细胞DNA残留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生素和Vero细胞DNA都不是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最好是不添加或完全去除。新版药典此举大大提高了疫苗质量的准入门槛,直接导致某著名品牌的进口疫苗几乎全军覆没,另一著名品牌的进口狂犬病疫苗也从此与中国无缘。新版药典证明中国的疫苗质量标准并非最低,进口疫苗的质量标准也未必一定高。

另外,我国规定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实行政府采购。虽然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有机会参与政府采购,中标产品免费接种,未中标产品自费接种。但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相比,价格上处于明显劣势,如果性能上没有明显优势,多数情况下都是国产疫苗胜出。不过,由于进口疫苗放低身价,北京、天津、上海也都曾经采购过进口疫苗作免费接种。

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到底孰优孰劣?

要把这12种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的疫苗比较出个结果,只能对其性能和价格进行逐一对比。性能包括两方面指标——防病效果和安全性,下表中用5星表示最好,依此类推。价格则参考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单价或上海市药品物价管理部门(不一定涵盖所有厂家的产品价格)的最高零售限价。多数情况下,同一疫苗种类在国产或进口类别下还有不同厂家、不同工艺的产品,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田忌赛马的问题,我们在疫苗性能比较时,对国产或进口类别下所有产品的综合性能进行比较。

图3。标“*”的疫苗,是我国规定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上表是业内人士通过疫苗说明书、文献及疫苗接种工作经验总结而成。防病效果:5★表示达到业内认可的最佳预防效果;4★表示虽然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某些指标(如抗体水平、抗体阳转率或病原体覆盖面等方面)可以更好;3★表示预防效果还有较大的提高余地。安全性:5★表示安全性在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4★表示在安全性的某些方面不能让各方满意(比如接种后的局部反应率和发热率较高,在公众看来不容易接受,但研究人员看来仍可接受);3★表示存在比较突出的安全性问题(比如局部反应率和发热率过高,或有其他确认的严重不良反应)。

从上表可以看出,某些种类的国产疫苗在性能上略逊于进口疫苗,但对大部分疫苗来说国产与进口的性能不相上下。若从性能与价格综合来看,国产疫苗的性价比通常都高于进口疫苗。

不过,必须提醒的是:关于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性能比较,不应该片面理解为“国产”与“进口”在质量控制上的差别,而应该理解为“具体生产工艺”上的差别。以脊灰疫苗为例,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工艺,疫苗内含有活的疫苗病毒。只要是脊灰减活疫苗,就有可能引起人体感染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概率极低),全球概莫能外,这与疫苗是国产还是进口无关。再如进口肺炎疫苗的防病效果略优于国产疫苗,是因为进口肺炎疫苗在常用的23价多糖疫苗以外,多了一种7价结合疫苗,可以预防婴幼儿肺炎球菌感染,因此是预防的人群范围比国产疫苗大。如果单独比较进口和国产的23价多糖疫苗,两者防病效果没有差异。

国产vs进口,父母该怎么为孩子选疫苗防病效果:国产与进口的区别,不过是92分与95分

现实中,没有疫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疫苗的防病效果一般有两种评价指标,最准确的指标是保护率,是指接种人群相对于未种人群,实际发病率降低的比例。比如个接种麻疹疫苗者观察1年后发病1人,个未接种者观察1年后发病15人,则麻疹疫苗的保护率是93%(14/15)。保护率通常难以获得,一般使用退而求其次的指标——抗体水平和抗体阳转率(抗体水平:接种后实测的保护性抗体浓度的具体数量值,一般高于设定的临界值越多越好;阳转率:接种后保护性抗体水平超过设定临界值的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抗体水平和抗体阳转率越高,则保护率越高。图3中的防病效果,即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为主要评价依据。必须说明的是,上市的疫苗均能达到国家相关的防病效果标准,只是在具体的抗体水平和阳转率的数字上可能有高低。打个比方:如果学习成绩以≥90分为优,那么92分和95分虽然有些许区别,但都是优。不能说92分和95分没有区别,但也没必要过于夸大这种区别。

通过国家检验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是安全有效的。不过,安全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通常是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和轻微的过敏性皮疹。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无需处理即可自愈,或可以对症处理,但并不存在针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所设计的治疗药品或疗法。

对于健康者而言,接种疫苗不会让其罹患相应的疾病。多数疫苗并不含有活的微生物体,也就不会引起人体感染(但能引起免疫应答);少数疫苗含有活的微生物体,但这些微生物体经过人工处理,其感染能力大大减弱(通常称为减活疫苗),通常只能引起轻微的或隐性的感染。这种感染模拟了疾病的自然过程,但又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其预防效果整体上优于前者。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肿瘤病人、艾滋病感染者),接种含有活微生物体的疫苗需要谨慎,特别是卡介苗、脊灰减活疫苗、黄热病疫苗。脊灰疫苗有减活疫苗也有非减活疫苗(俗称脊灰灭活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应考虑使用脊灰灭活疫苗。只是很多情况下,免疫功能低下很难被发现和确诊,看似健康者也可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接种非减活疫苗。

目前能够确认为疫苗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只有脊灰减活疫苗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不过,发生率极低,约1/25万。其他各种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严重健康问题还仅仅是时间上与预防接种相关,但缺乏可靠的证据表明一定是预防接种所致(个案尤其如此)。

结论: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性能至上者,选择进口疫苗不会有错;讲究性价比者,选择国产疫苗非常明智;钱包不是很鼓者,选择国产疫苗绝对实惠。

提前答疑:

疫苗上市前不应该提供保护率的数据吗?

答:疫苗上市前完成的三期临床实验,由于其观察时间以及研究人数的限制,难以观察到足够的发病人数来计算保护率。

参考资料:

《疫苗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免疫规划制品数据库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美国:婴儿期需要接种的疫苗

有朋友询问美国孩子出生后接种的疫苗,宝贝妈咪上网查询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公布的一些资料,整理出来总结如下。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国家针对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情况不同,所以美国孩子打的疫苗仅供参考。国内的孩子出生后,还是需要听从医生的意见,使用适合国情的疫苗。就是美国孩子随父母出国旅行,也需要咨询医生针对所取得国家和地区不同,需要增加哪些疫苗。

宝宝一出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接种各类婴儿疫苗,提高宝贝的抗病能力,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根据今年8月份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道,去年美国婴儿预防接种的普及率达到99%以上,不过可惜的是大约每12个婴儿里就有一个接种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疫苗的时间推迟了,这会给宝贝带来被这些病毒传染的危险。为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特地发布了婴儿期需要接种的12种疫苗和接种时间,提醒各位家长,保护宝贝健康。

乙肝疫苗是新生儿接种的第一个疫苗,应该是医院的时候注射第一针,一到两个月的时候是第二针加强免疫,第三针在6到8个月,乙肝疫苗顾名思义,主要是保护孩子免于乙肝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是无法治愈的进行性的肝损害疾病,实际上在中国的感染率也很高,宝贝妈咪记得十几年前在国内就是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脐带母婴传染,所以乙肝疫苗是宝宝最早注射的疫苗。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马上注射疫苗。

白百破是一款三联疫苗的简称,预防三种细菌性传染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一般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初次免疫,之后需要在4、6、15、18个月以及4-6岁,11-12岁加强免疫,成人之后每10年加强免疫一次。在有些地方,三联疫苗会做成五联疫苗,包括乙肝和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样可以减少宝贝打针的次数。

这也是一款三联疫苗,预防三种病毒的感染。麻疹和腮腺炎都属于烈性传染病,而母亲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很容易引起畸胎。第一次免疫是在12-15个月,第二次加强免疫在宝贝4-6岁的时候接种。有些地方会把水痘疫苗混合进来制成四联疫苗,这也是为了减少孩子打针的次数。

相信很多跟宝贝妈咪一个年龄的妈妈们都得过水痘,这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成年人的危害很大。幼年没得过水痘或是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成人初次被感染非常危险。带状疱疹会引起剧烈疼痛。一般孩子在12-15个月初次免疫,4-6岁加强免疫。

嗜血杆菌是婴儿及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对5岁以内的孩子危害性较大。年开始美国使用乙型嗜血杆菌疫苗有效的控制了细菌性脑炎的发病率。第一次免疫是在2个月,之后在4、6、12、15个月加强免疫。

就是中国常说的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目前为止应用的最成功的疫苗,成功的在世界范围内消灭的脊髓灰质炎。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毒性剧烈,该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被销毁,疫苗使用的是灭活病毒。第一次免疫是在婴儿2个月,之后的加强免疫是在4、6-18个月、4-6岁。

肺炎双球菌是链球菌的一类,生长很快。想当初宝贝妈咪在国内养细胞的时候就经常被链球菌污染。肺炎双球菌能够引起的各种烈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中耳炎,菌血症,甚至死亡。而肺炎球菌疫苗就是用来预防13种最常见的肺炎双球菌感染的。第一次免疫是孩子两个月,加强免疫在4、6、12-15个月。

以上的这些是传统的疫苗每个孩子出生后都需要接种的。下面这些在美国也是免费疫苗,不过不是%必须接种的,或是正在推广的疫苗:

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FLU在西方曾引起大量病人死亡,所以美国医生对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比较坚持,虽然不属于强制接种的范围。也就是说,在美国孩子上学需要家长提供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在我们州是不需要注射流感疫苗的。流感疫苗是在鸡蛋里生产的,所以对蛋白过敏的孩子不适于接种这个疫苗。一般孩子6个月后就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以后如果家长愿意,可以年年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6年才批准使用,主要针对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呕吐的轮状病毒。美国每年大约55,个孩子会因轮状病毒感染入院治疗,一般初次免疫是在孩子2个月的时候,之后的加强免疫是在4个月。轮状病毒疫苗是正处于推广中的疫苗,同样不是孩子上学必须接种的疫苗。我家宝贝都没有打过。

甲肝疫苗在某些州是孩子上学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在我们这里属于可打可不打的。它主要是防止孩子被甲肝病毒感染。传染途径的孩子们分享食品或是饮料,或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造成。所以在美国不提倡孩子们之间分享食物,就是最大限度的预防传递食品间的接触传染。一般孩子在12-23个月时接种两次,每次接种期间间隔半年以上。

顾名思义,这款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一般建议在孩子11-12岁的时候注射免疫。以前的规定是2-65岁的人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接种。现在的要求是孩子在上大学前如果没有接种过的需要注射疫苗。不知道明年我家宝儿11岁是需要接种的疫苗里有没有这个。

这款疫苗是宝贝妈咪还头一次听说,主要是保护女孩子预防性传播性的宫颈癌。这种疫苗只有在感染乳头瘤状病毒之前有效,所以现在正在考虑给在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前,也就是没有性生活之前的孩子们接种,已经批准的计划接种的人群是9-26岁女性,分三次免疫,每次间隔6个月以上。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