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预防接种,守护生命适龄儿童须免费接种12种一类疫苗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几乎每位妈妈都有带孩子去打防疫针的经历,也会从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那里听到“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等字眼。家长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频繁地带孩子去打针?疫苗为什么有免费和自费的区别?4月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地区卫生计生委疾控科相关负责人。
为什么要频繁地带孩子去打针?
“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孩子的‘健康保护伞’。”地区卫生计生委疾控科相关负责人郭士范说,婴儿出生后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在6个月内一般不容易患传染病。但6个月以后,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为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孩子身体健康。
疫苗为什么有免费和自费之分?
对此,郭士范介绍,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地区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
甲肝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等
郭士范提醒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等,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前一天给孩子洗澡,换干净宽松的衣服。
不要在孩子空腹饥饿的时候接种。
口服脊灰糖丸疫苗前半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喝奶或热饮,避免吐药或减弱疫苗活性。
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接种,安抚孩子消除紧张害怕心理有助减少接种反应。
孩子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再离开。
接种后孩子暂时不要洗澡,2至3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不要让孩子抓到。不要吃刺激性的东西,适当多喝些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有轻度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会恢复。
儿童免费接种疫苗时间点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
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
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1剂次。
4
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5
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
麻疹(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
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
8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
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次。
10
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
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
12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郭士范介绍,我国自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带孩子去接种疫苗。
郭士范提醒,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来源:阿克苏日报记者张晨涓通讯员张新敏
您点一个
小编干劲更足了!
—
网页搜索阿克苏日报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