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时荧光PCR技术》主编:李金明
ISBN:-7-03--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售价:¥93.2
推荐理由《实时荧光PCR技术》(第2版)系统阐述了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检测方法。本书是从事临床疫病研究、诊治的重要参考书,适合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各级临床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的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阐述了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检测方法,共25章。包括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CR实验室设计与质量管理,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核酸提取,PCR测定数据处理,PCR检验仪器设备,检验质量保证,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物质,以及各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冠状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沙眼衣原体、结核杆菌、淋病奈瑟菌、幽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刚地弓形虫、解脲支原体等实时荧光PCR检测的标本采集与处理、引物和探针设计及临床意义。本书资料翔实、新颖,实用性、指导性强,是从事临床疫病研究、诊治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目录第1章临床PCR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1)第一节PCR的起源和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1)一、PCR的起源(1)二、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2)第二节PCR的基本原理(3)第三节PCR的反应动力学(5)第四节PCR的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5)一、PCR扩增体系的基本要素(5)二、PCR的标准扩增体系(8)三、PCR扩增的增强剂(9)四、降落PCR(9)五、热启动PCR(10)六、COLDGPCR(10)七、PCR扩增结果分析(11)第五节PCR的特点(12)一、高特异性(12)二、高灵敏度(12)三、简便快速(12)四、特定的低纯度标本也可使用(12)第六节PCR的发展(12)参考文献(13)第2章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4)第一节发展历程(14)第二节基本原理(15)一、PCR扩增的理论模式(15)二、实时荧光PCR的理论基础(16)三、TaqMan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17)四、双链DNA交联荧光染料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19)五、双杂交探针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20)六、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20)七、蝎形探针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21)八、数字实时荧光PCR的基本原理(24)第三节引物、探针的特点及设计软件(26)一、引物的特点(26)二、探针的特点(26)三、引物和探针设计软件(27)第四节多重实时荧光PCR(28)参考文献(28)第3章临床PCR实验室的设计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0)第一节实验室的分区规划设计(30)一、标本的接收(30)二、实验室分区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工作流程(31)第二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9)一、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述(39)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特点(41)三、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42)第三节实验室的记录管理(56)一、记录的种类(56)二、记录的标识(56)三、记录的填写(57)四、记录的封面和目录(59)五、记录的良好保存(59)六、记录的保存期限(59)七、过期记录的处理(59)八、记录表格样式的持续改进(59)九、电子记录的管理(60)第四节实验室验收与实验室认可(60)一、实验室认可的由来及目的(60)二、实验室认可与认证的区别(61)三、实验室验收与实验室认可的关系(61)参考文献(62)第4章临床PCR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核酸提取(63)第一节标本采集、运送、保存(63)一、标本采集(63)二、标本运送(65)三、标本保存(65)第二节常见临床标本的处理和保存(66)一、血清(浆)样本(66)二、全血样本(66)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66)四、痰(66)五、棉拭子(67)六、脓液(67)七、体液(68)八、乳汁(68)九、组织(69)第三节临床标本中PCR抑制物(70)一、临床标本中PCR抑制物的来源及作用机制(70)二、几种常见抑制物的作用机制及对策(70)第四节核酸的提取方法(72)一、DNA提取的经典方法(72)二、RNA的提取(73)三、核酸提取的改良方法(74)参考文献(78)第5章实时荧光PCR测定的数据处理(83)第一节基本概念(83)第二节实时荧光PCR外标绝对定量的数学模型(85)一、基本计算公式的推导(85)二、纵坐标为起始拷贝数对数值横坐标为Ct时的数学模型(85)三、纵坐标为Ct横坐标为起始拷贝数时的数学模型(86)第三节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的数学模型(87)一、相对定量的标准曲线法(87)二、2-ΔΔCt法(89)三、2-ΔΔCt的改良方法(89)四、多重PCR法(91)第四节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92)一、Liu与Saint的方法(92)二、Ramakers等的方法(92)三、Tichopad等的方法(92)参考文献(93)第6章实时荧光PCR仪及其发展(94)第一节PCR仪的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94)一、空气驱动循环PCR仪(94)二、变温金属块PCR仪(95)第二节实时荧光PCR仪简介(95)一、美国ABI公司生产的实时荧光PCR仪(95)二、美国Cepheid公司的SmartCycler实时荧光PCR仪(98)三、美国BioGRad公司的实时荧光PCR仪(99)四、美国Stratagene公司的实时荧光PCR仪()五、Roche公司的LightCycler实时荧光PCR仪()六、Corbert的RotorGene实时荧光PCR仪()七、Eppendorf公司的Mastercyclereprealplex实时荧光PCR仪()第三节实时荧光PCR仪选择()一、仪器使用的广泛程度()二、工作量()三、耗材的开放性()四、硬件设计特点()五、检测通道和可检测的荧光染料()六、温度梯度功能()七、软件功能()第四节数字PCR仪简介()一、微流控芯片数字PCR()二、液滴数字PCR()第五节实时荧光PCR仪的使用、维护和校准()一、实时荧光PCR仪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二、维护和校准()参考文献()第7章临床PCR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准()第一节天平()一、电子分析天平及其分类()二、天平的正确使用()三、天平的选择()四、天平的维护和校准()第二节离心机()一、离心机离心的基本原理()二、离心力和相对离心力()三、离心时间()四、离心转子的选择()五、离心管()六、离心机的分类()七、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第三节微量加样器()一、微量加样器的一般原理及分类()二、加样器的选择及使用()三、加样器的维护和校准()参考文献()第8章临床PCR检验的质量保证()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二、质量保证、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三、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及其质量控制()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一、测定前质量控制()二、核酸样本的制备、扩增检测及其质量控制()三、统计学质量控制()第三节室间质量评价()一、室间质量评价的程序设计()二、室间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参考文献()第9章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物质及其应用()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二、病毒核酸检测用标准物质的种类和溯源关系()第二节病毒核酸检测用标准物质的制备()一、原材料的选择和分装()二、均匀性和稳定性()三、定值()四、标准物质的保存()五、核酸检测用标准物质的意义()六、核酸检测用标准物质的展望()参考文献()第10章甲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HAV的特点()二、HAVRNA实时荧光RTGPCR检测()三、HAVRNA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1章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HBV的特点()二、HBVDNA实时荧光PCR测定()三、HBV变异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四、HBVccc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五、HBV基因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六、HBV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七、HBV全基因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2章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HCV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二、HCV的复制特点()三、HCV的变异特点及基因型()四、HCVRNA实时荧光RTGPCR测定()五、HCV基因分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3章人免疫缺陷病毒G1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HIVG1的特点()二、HIVG1RNA的实时荧光RTGPCR测定()三、HIVG1RNA测定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4章人乳头瘤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HPV的形态和基因结构特点()二、HPV的体内复制特点()三、病毒的变异特点()四、HPV基因型()五、HPVDNA的实时荧光PCR测定()六、HP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5章巨细胞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人类巨细胞病毒的特点()二、人类巨细胞病毒实时荧光PCR测定()三、巨细胞病毒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6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SARSGCoV的特点()二、SARSGCoVRNA实时荧光RTGPCR检测()三、SARSGCoV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7章EB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EB病毒的特点()二、EB病毒实时荧光PCR测定()三、EB病毒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8章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流感病毒的特点()二、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RTGPCR测定()三、流感病毒RTG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19章风疹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风疹病毒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特点()二、风疹病毒的复制特点()三、风疹病毒的变异特点及基因型()四、风疹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0章麻疹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麻疹病毒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特点()二、麻疹病毒的复制特点()三、麻疹病毒的变异特点及基因型()四、麻疹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1章手足口病病原体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二、手足口病病原体复制特点()三、手足口病病原体实时荧光RTG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四、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2章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EBOV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二、EBOV的基因分型()三、EBOVRNA实时荧光RTG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3章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实时荧光RTG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MERSGCoV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二、MERSGCoV的感染过程()三、MERSGCoVRNA实时荧光RTG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4章沙眼衣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沙眼衣原体的形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二、沙眼衣原体的实时荧光PCR测定()三、沙眼衣原体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5章结核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结核杆菌的特点()二、结核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三、结核杆菌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6章淋病奈瑟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淋病奈瑟菌的特点()二、淋病奈瑟菌实时荧光PCR测定()三、淋病奈瑟菌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7章幽门螺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幽门螺杆菌的特点()二、幽门螺杆菌实时荧光PCR测定()三、幽门螺杆菌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8章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特点()二、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三、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29章刚地弓形虫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刚地弓形虫的特点()二、刚地弓形虫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三、刚地弓形虫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30章解脲支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解脲支原体的特点()二、解脲支原体实时荧光PCR检测()三、解脲支原体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31章EGFR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EGFR基因特点及常见突变类型()二、相关靶向治疗药物()三、EGFR基因突变实时荧光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32章KRAS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KRAS基因特点及常见突变类型()二、KRAS基因突变实时荧光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33章BRAF基因突变的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BRAF的基因组结构特点()二、BRAF基因突变实时荧光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第34章PIK3CA基因突变实时荧光PCR检测及临床意义()一、PIK3CA的基因结构特点()二、PIK3CA基因突变实时荧光P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参考文献()
主编简介
李金明研究员,医学博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兼临床分子与免疫室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系统提出了临床分子诊断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概念和方法。研究方向为:临床分子诊断方法及标准化。先后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国家重大专项(2项)课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篇)。
个人独立编著专著2部;共同主编(第一主编)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材1部;共同主编(第二主编)专著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1次和三等奖2次。
购买信息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