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为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实施全球免疫战略,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倡扩大免疫接种疫苗的种类,使用新疫苗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指公民自费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健康需求,自身的经济能力,自主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并承担相应的疫苗和接种服务费用。
接种疫苗安全吗?
(1)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市使用前要执行严格批签发制度,在接种过程中有完整、科学、规范的要求;
(2)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在为大多数受种者提供免疫保护的同时,可能会使一些受种者发生不良反应,但以轻微反应多见,严重反应几率很低;
(3)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只有非常少孩子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
第一类疫苗有哪些?
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目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这些疫苗是适龄健康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有那些?
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常用的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手足口EV71、宫颈癌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
一类疫苗更重要?
并非如此,其实很多二类疫苗在别的国家已经划入一类。而且,我们一类疫苗经过这么多年大面积的接种,传染病的控制率已经达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一类可以不用接种了)。而二类疫苗,比如说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现在比较低,其实是非常值得接种的,而且也是WHO优先推荐接种的。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允许,家长应尽可能地选择注射二类疫苗。
为什么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
预防接种可以增加孩子的自然抵抗力,但接种后不能马上产生抗体,需经过1~2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来说抗体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过了这个时期抵抗力就会逐渐降低,又有感染这种传染病的可能。因此,为了获得较长时间的有效作用,保持人体自然抵抗力,就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复种或者加强接种。此外,由于各种疫苗的性能不一样,有的只需一次接种,有的需经过2-3次甚至更多才能产生有效抗体。因此,不论是注射还是口服疫苗,都必须按规定的次数按时进行,否则效果不好。
预防接种前该为宝宝做的事
为了减轻宝宝因接种疫苗所发生的接种反应,避免意外情况发生,首先该为宝宝做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1)知道宝宝在相应的年龄段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
(2)了解并掌握宝宝的健康状况,以便当接种医生询问宝宝的既往病史时,能如实告知;
(3)若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在服苗前半小时不吃热的东西,如:热奶、热水、热食,也不宜喂母乳;
(4)一周之内精心护理宝宝,使宝宝不患有任何疾病或不适,以保证宝宝能按时接种应种的疫苗。如果小宝宝有不适,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者等需要暂缓接种;
(5)疫苗接种的前一天为宝宝洗一次澡,接种当天最好穿清洁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6)另外,接种时应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身份证明。
预防时父母该做的事
(1)将宝宝的健康状况如实地告诉医生,以免发生意外;
(2)认真签署知情同意书;
(3)按照护士的要求,采取正确抱姿,以保证疫苗的接种能尽快、顺利的完成。
预防后父母该做的事
(1)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2)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如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以免因发生异常反应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3)24小时之内不宜给宝宝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4)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洗内衣、裤,禁止宝宝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5)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6)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24小时内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易过敏食物;
(7)若是减毒活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服苗半小时不吃热的东西,包括母乳;
(8)密切观察宝宝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接种医生联系。
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又称横向传播,指传染病在人群中群体与群体之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以水平形式平行传播。按计划接种疫苗是专门针对此类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
垂直传播是病原体从上一代向下一代的传播,指孕妇在孕期和产期将病原体传给子代。针对此类传播途径,国家卫健委专门制定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为更好的做好母婴阻断工作,我院为孕产妇主动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在孕早期或初次产前检查时,详细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及相关检测信息,提供适宜、规范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提供检测后咨询。对感染孕产妇提供治疗与随访,提供安全助产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喂养指导、预防免疫及预防性治疗服务。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