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癌症,据统计,年全球新增肺癌病例超过万人,死亡万人。我国多年来肺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且发病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预计到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将达到80万人,死亡人数将接近70万人。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杀手之一。
由于70%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达到晚期或者局部晚期,已经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靶向药物研发亟需高预测性的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具有临床代表性突变的PDX模型对于筛选特定靶点的抑制剂,预测其临床药效具有关键作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重要的靶点之一。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包涵各种基因特征的PDX模型,目前已经拥有携有LR突变,TM突变,及第19外显子缺失等经典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PDX模型、具有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和G等非经典突变的PDX模型,以及同时具有MET扩增的EGFR抑制剂耐药性PDX模型,这一系列模型可以为新的EGFR抑制剂研发和使用提供关键工具。
中美冠科生物建立的部分EGFR非小细胞肺癌PDX模型。
在携带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患者中,经典突变(LR,TM或Exon19deletion)占85-90%。第一代EGFR抑制剂如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在LR及Exon19Deletion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70%。然而在9-12个月之后,这些患者最终会对治疗产生抗药性。最常见的耐药机制为第二位gate-keeper突变,即发生在20号外显子的TM突变(约占50%)。而c-met扩增也能够导致患者对第一代EGFR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约20%)。中美冠科生物的研究人员在HuPrime?PDX模型上的相关研究获得了同样的结果,携有经典突变的HuPrime?PDX模型对于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非常敏感,而具有TM突变和/或c-MET扩增的PDX模型对于第一代EGFR抑制剂耐药。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其他EGFR抑制剂,如第三代EGFR激酶抑制剂CO-,可以有效抑制携有TM突变的厄洛替尼耐药的HuPrime?PDX模型(LU)生长2,而联合使用其他抑制剂,如MET抑制剂克唑替尼,可以在c-Met扩增导致对EGFR抑制剂耐药的PDX模型中达到良好的药效1。这些发现可以指导临床对于第一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患者的治疗。
携带非典型突变的患者往往无法从EGFR靶向治疗中获益。临床研究发现,无吸烟史的女性肺腺癌患者常常携带有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在携有此类突变的患者中,仅有不足15%的患者在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后能够延长生存期4。中美冠科生物生物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具有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HuPrime?PDX模型对于大多数第1,2,3代EGR抑制剂均表现出显著的耐药性3,说明针对此类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近,中美冠科生物的合作伙伴利用携有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HuPrime?PDX模型(如LU),成功筛选出了新一代EGFR抑制剂EGF和AP,两者均可以显著抑制带有包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HuPrime?PDX模型生长5,6。其中EGF正在进行II期临床实验,AP将于年第二季度开展I-II期临床实验,这些新的EGFR抑制剂令EGFR非典型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迎来曙光。
要获得更多关于EGFR突变相关Huprime?PDX模型的信息,可以直接发送邮件到busdevcn
crownbio.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