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朋友们应该都会被白浅和夜华那历经三世的爱情所感动。可是你知道吗,医疗界也有个药品可谓经历了“三生三世”。今天小编没有绚丽的插图,只是想静静地给各位看官讲一个故事,带你走入“沙利度胺”的“三生三世”。
第一世:初见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已经有了B超,有抗生素,有了细菌微观概念,各种新化学合成药物不断诞生,正是现代医学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本文的主角“沙利度胺”应运而生。它最初被合成出来,是希望用来消炎,结果发现它无抗菌效果,但在动物试验中很好的镇静止吐效果,还能够显著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止吐等反应)。这种药在年10月以“反应停”的名字正式投放欧洲市场,在此后的不到一年内,”反应停“风靡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在这一世,“沙利度胺”与人类的关系就像初恋的男女朋友一样单纯而美好。可是......
第二世:反目
正当人们以为发现了一种很好的药物,开始向往更美好的未来时。潘多拉魔盒逐渐开启,“反应停”渐渐暴露出了它“性格”上的缺陷,年12月,西德儿科医生Weidenbach首先报告了一例女婴的罕见畸形。年10月,在原西德妇科学术会议上,有三名医生分别报告发现很多婴儿有类似的畸形。这些畸形婴儿没有臂和腿,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很像海豹的肢体,故称为"海豹胎"。从年“反应停”进入市场至年撤药,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台湾省)共报告了"海豹胎”1万余例。研究发现,各个国家畸形儿的发生率与同期反应停的销售量呈正相关,如在西德就引起至少例畸胎,英国出生了个这样的畸胎,日本约余例,台湾省也至少有69例畸胎出生。“反应停”所造成的胎儿畸形,成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导致先天性畸胎的灾难性事件,至今仍有法律纠纷。它也是第一个被明确为人类致畸的药物。人类开始震惊,就如新婚夫妻在相处过程中逐渐发现对方的缺点,与“反应停”的关系也一度降到冰点。此后,人类做了大规模的研究,发现许多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
令人触目惊心又心疼的“海豹儿”
第三世:重拾美好
你以为人类永远封印住“反应停”,不让它作恶,故事就结束了?事物皆有两面性。曾几何时,”麻风结节性红斑”作为一种罕见病困扰着罹患该病的人,一位治疗麻风病的医生在为自己的患者试用所有抗生素无效后,冒险尝试了一下“反应停”。最初也只是寄望于它的镇静效果,能让患者安睡,结果“反应停”不仅能让患者睡觉并且疼痛消失,疖子也好转,目前”反应停“已经成为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此外,英国医学专家发现,反应停对一种很难治疗的肺癌——小细胞肺癌有疗效,早期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
如今,人类对“反应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反应停对胚胎的毒性,有明显的时间性,即敏感期。在不同的孕期服用反应停,可引起不同的畸形。如停经后34一38天(受孕第20一24天)服药,可引起无耳畸形与颅神经的畸形;停经后36一45天服药,可引起心脏与血管的畸形;而缺臂、短脚则是在停经后38一47天服药所致;但在停经50天后服药,一般不会引起畸形。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停造成的胎儿畸形,主要不是药物的毒性,而是药物的强烈致畸作用。虽然存在妊娠禁忌,但反应停可用于治疗肺癌、麻风病等。近年来还发现它还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反应停”作为一个天使而不是杀人的恶魔重回历史的舞台。这又好像感情有裂痕的夫妻重新发现对方的美好。
写在文章最后的话
故事讲完了,这确定不是一个爱情故事,想表达的是对医学工作者无穷的敬意,我们既要感谢发现“沙利度胺”不良反应的科学家,是他们教会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药物;我们又要感谢把“沙利度胺”重新带回我们视线的科学家,是他们将人类医学迈出了夯实的一步。医学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不是万能的,现在还有许多我们无法攻克的医学难题。现代医学日新月异,这些都是我们站在先辈的肩膀上取得的,我们也毫不吝惜自己的肩膀,希望越来越多的难题被解决,对伟大而崇高的医学事业脱帽致敬!
沙利度胺的用法用量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口服:每日-mg,分4次服。对严重反应者,可增至-mg(反应得到控制即逐渐减量)。对长期反应者,需要较长期服药,每日或隔日服25-50mg。
编辑:钟泽锐
校对:赖荣芬
审核: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