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官方公布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

迄今为止,我国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一方面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使许多困难成倍放大。无论是上个世纪还是近几年内,我国都有过多次与重大传染疾病交战的经历。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是一部与时间赛跑的血泪英雄史。年7月5日,中国官方当日称:最新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3岁,而美国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降至77岁。媒体分析,这一数字的公布,凸显了中国疫情防控得当,较美国人更长寿的事实。看到这个数字,只有中国人了解其中的不易和伟大,而与疾病抗衡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种四苗防六病,天花、麻风等被消灭

在近年前,国人正在被各种传染病所戕害,尤其是天花、霍乱和伤寒。早在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琴纳从挤奶女工发牛痘后不染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牛痘疫苗。此后,中国也开始从外国进口牛痘疫苗,但是,进口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贵。民国初创,战乱频发,政府本身就不稳定,更别提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了。加之进口疫苗的昂贵,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大量接种的条件。天花肆虐,害人无数。

彭华利,中国科学制造牛痘疫苗创始人,在他回国后不久,就和自己的妻子——著名微生物学家叶慧芬一起,投入到疫苗的研发工作中。夫妻二人定居广州,经过潜心的研究,发明了新式消毒法,最终制出可以量产的新型牛痘疫苗,取名为“彭利疫苗”,并且到香港申请了发明专利。

彭华利夫妻在广州创立了彭利痘苗疫苗厂,开始生产“彭利疫苗”和霍乱、伤寒等各种疫苗。在家乡的图益公会、圣狮公园开设种痘局,为儿童免费种痘。一直到解放后彭华利捐出工厂的三十年间,得到“彭利疫苗”免费接种的人数高达10万,可谓拯救了一方百姓。

本世纪初SARS疫情结束中国卫生应急体系崛起

新冠疫情起,我国迅速作出了反应。各地启动卫生应急状态,为切断疫情传播发挥了重大作用。说道这套应急体系,还得回到年的那个春天。

年,广州遭“非典”侵袭之后,同年3月“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开始从广州往外扩散,香港和北京先后出现“非典”病例。

春天的北京,街头,流行戴白色的口罩。

年4月22日晚上10点后,时任市建委主任公布了市委的决定:30号晚上10点前,修建一所0医院,同时能够保障名医务人员的居住。

听到消息后,所有人为之震惊。通常,建设一所医院所需要的时间是2年,而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7天。

从散会到交付使用,时间只有个小时。

“没有施工图纸,就请设计院的专家到现场边施工边设计,就连ICU病房都是我们在地面上用树枝划出来的。”

4月28日,一位叫做赵志刚的工人,累到实在不能动,抱着被子找地方睡觉,不小心一脚踏空跌进沟里,居然在沟里顺势睡着了。

北京六建总经理助理郝建华回忆,他从23号中午到30号整整7天的时间,一下没闭眼。每次开会,他都把腿肚子露出来,贴到冰凉的水泥地上,才能保证自己不睡着。

“过去说民工干,现在没有民工,所有人能动的全上。”

4月29日晚21时,人6天6夜的奋战,医院大体成型。

尚未上任的医院院长张雁灵前来视察,踏进水坑和泥泞,喊来施工单位主要领导说:“摆在医院面前只有三条路:一是没有完成任务,只能选择带着耻辱走出去;二是发生大范围感染,大家都死在小汤山;最后一条路是病人有效救治,医护人员零感染。”

此时外面大雨倾盆,他把桌子一拍:“我们走第三条路!”

年4月30日下午6点,在所有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后,随着驻守军方戒严令的发出,所有施工工人全部撤出工地,军方正式接管。

至此,中国人与非典的战斗,开始进入反击阶段。

SARS疫情取得胜利后,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开启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制度化进程,中国应急救援体系崛起,为全球树立标杆。

年我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

年,新冠肺炎来袭,一场病毒和全人类的“战争”爆发。作为抵御病魔的强有力武器,疫苗被无数人寄予厚望。在这场疫苗研发的攻坚战中,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我国企业一直走在前列。

疫苗研发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新冠疫苗的研发谈何容易!现实版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是疫苗研发的传统:9个月时间里已经被抽了约60管血。

在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累计有几万名入组受试者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生物制品人。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当然,同时也是基于对我们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

为助力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早日上市,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年3月底启动了志愿接种,包括国药集团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数十名志愿者撸起袖子,自愿参加了人体预测试。中国生物人有句话:做敢给自己家人打的疫苗。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自信。

疫苗研发速度很快:“把一天当作几天用”。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启动科技攻关到获批临床试验,我们用了98天;从进入临床到武汉、北京两个所先后都做完Ⅰ/Ⅱ期临床试验,用了78天;再从Ⅲ期临床试验入组启动,到附条件上市获批,用了天。

很多一线研发人员“精神和身体都饱经考验”。

年的大年初一,我们的一位科研人员接到了新冠疫苗研发任务。为投身抗疫一线,她紧急决定留下年仅2岁的女儿,从安徽老家连夜自驾逆行赶回武汉,经过近5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在封城前夜赶到,随即被派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开始工作。

相较于17年前,这一次我们快了太多太多,也清晰了太多太多。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当病毒再一次扑面袭来,面对已知的风险,仍旧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奔赴武汉;无数人捐出一生的积蓄;大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武汉。

当灾难发生时,无数医生像17年前那样,写下《请战书》,再一次站到疾病的面前。从全国各地集合完成的救援队伍,分批次奔赴武汉。

年不曾间断的文明,让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始终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团结和敢于挑战一切的勇气。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70多年时间内,我国出台了政策和公共卫生工作,在每一次的斗争中涌现出了感人的事迹,它值得我们向前辈们学习,并把这种精神和勇气代代传承下去。

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3岁,在这背后,我们要学会铭记和善待一切事物。比如,铭记每一位舍身救人的医护人员,铭记每一位走向病毒的逆行者,铭记每一滴血和泪的代价。疫情还在横行,我们要吸取教训,善待这片土地,善待每一个动物,善待每一个生命,善待身边每一个与你同行的人。唯有如此,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才能在生态环境中生生不息,代代长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hz/9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