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恢复得不错,下个月就可以不用来了。”听到医生这样说,琪琪(化名)爸妈高兴不已,半年的治疗见效了。
6个月联合治疗见成效
原来,松原女宝琪琪在未满月时,腿前外侧就有一块10厘米长、5厘米宽的“特殊胎记”——局部红、面积大、凹凸感不强,家长以为是胎带的特殊记忆,就没在意。琪琪半岁后,这个“胎记”越长越大,家长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为:婴幼儿血管瘤。在接下来6个月的治疗中,琪琪经过4次激光治疗和5个月局部药水涂抹治疗。如今,琪琪腿部原有的“红胎记”几近消失,只留下淡淡的色素沉着。婴幼儿血管瘤可危及生命
胸外、血管瘤科(血管瘤专科门诊)主任陶永欣介绍,由于病因和治疗方式不同,传统意义上的血管瘤现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婴幼儿型血管瘤是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数在宝宝出生十几天时被发现。患病初期,患儿身体某一部位会出现小红点或一片红斑,并迅速长大;出生后至3—5个月是血管瘤的快速生长期,直至一周岁左右,血管瘤趋于稳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一部分血管瘤或在5—10年间逐渐消退。大多数血管瘤,特别是颜面部瘤体,随着瘤体增大、破溃造成感染,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这些因素可致血管瘤
血管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专家认为,它的发生与孕期环境和药物因素密切相关。当前有研究观点认为,血管瘤的形成与孕期雌激素水平、保胎药的使用可能有关联。尽早治疗效果更好
“目前,临床上常见1-3个月婴儿来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越早治疗越好。”陶永欣说,像琪琪这样经过系统科学联合治疗后,轻松去除血管瘤的小患者还有很多。诊疗方式多样治疗个性化
医院血管瘤专科门诊是长春市首个儿童婴幼儿血管瘤专科门诊,诊疗方式多样,包括外敷药水、口服药物、激光治疗、局部注射硬化剂、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等。与其他疾病不同,血管瘤治疗周期较长,一般在3—6个月,甚至一年左右。陶永欣说,临床上,可采取个性化综合治疗,根据瘤体大小,单一或联合治疗方式效果较好。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