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经张乃文发起邀约,我们决定近期去沾益麻风病院,探访在那里生活的麻风病老人。
6月22日,出行日期确定了。
这天中午,小伙伴们到超市买了一些小袋大米、面条之类的食物,以及一些洗衣粉、肥皂、卷筒纸之类的日用品。在出发之前,我联系了负责麻风病院的李医生,他在菱角乡镇等着我们。
沾益麻风病院位于菱角乡块所村委会的铁郎水村,我是从修女那里得知沾益麻风病院存在的消息,第一次探访沾益麻风病院时,是经毕神父带路才找到了它的位置,碰巧当时没能联系上李医生。
从曲靖上高速公路,沿G56杭瑞高速公路,从菱角收费站下高速,沿旅游环线向海峰湿地方向前行约20分钟后,向右侧拐进一条砖块铺成的乡道,沿该乡道行驶约20公里就到了菱角镇。
在菱角镇上,我们见到了李医生。初次见面,李医生并不像一名医生,更像是当地的农民。相互确认之后,他便开着自己的微型车朝前边带路。两辆车又驶出乡镇,朝稻堆、块所方向前行。
从高速公路到柏油公路,从砖块铺成的乡道到水泥硬化的乡道,最后是段约七、八公里的山路。麻风病院坐落在一处小山坳里,虽然不远处也住着几户人家,但这里也算得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了!
我们将车停在了麻风病院大门前的一块空地上。车辆停稳之后,李医生很热情的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而我也向李医生做了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
随后,我们一起将车上的物品搬进了院内。这时,在院子里坐着三名麻风病人,其中一位看到我们提着东西进去之后,就满心欢喜的和我们打招呼,并说着一些感激的言语。
第一次来去匆忙,这次在李医生的介绍下,令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年,李医生从卫校毕业之后,就到麻风村工作至今,明年就可以退休了。麻风病院属沾益疾控中心管辖,疾控中心共有两名医生负责全区的麻风病防治工作,李医生负责点(麻风病院)上的工作,而另一名医生负责面(社会)上的工作。一般情况,李医生每星期来这里一次,每次都给麻风病人带一些所缺的生活用品。最近,受天气干旱的影响,李医生还专门拉桶装矿泉水。
现在,麻风病院还有四名病患,但都已经全部治愈了。这些麻风病人的年龄都已超过六十岁以上,麻风杆菌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残疾,他/她们留在这里更多的是解决自身的养老。老人们每月有元的生活费,基本生活保障倒也不成问题。
据李医生介绍,麻风村的原址在背后的小山顶上,从年开始新建现在的麻风病院,其为砖混结构,工期耗时一年,建盖规模预计容纳名病患,并配有简易手术室。当时,县政府投资约50万,还有其它一些配套资金。新院建成时,从麻风村实际搬入的麻风病人有14名。
我想了想,时任沾益县委书记的是周宗、县长是唐德荣。南盘江的河道治理、玉龙小区的开发也是在这届领导任期内完成的吧。周宗与唐德荣为官一任,也算是为当地做了些事情,积了些功德!
跟随李医生的脚步,我们爬到了背后的小山顶上,山顶上地势开阔背风当阳,这即是麻风村的遗址。麻风村始建于年,当时,共收纳了七十余名麻风病患者。现在,麻风病村的原貌基本还保留着,只不过是蔓草丛生,七排土木结构的房屋,经过长年的风雨侵蚀,部分房屋的脊梁、屋顶已经断塌了。李医生边走边指点着说,这里是麻风病人的宿舍、这是他们的食堂、这里是他们的仓库、这里是养牲畜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的治疗室。当时,国家为这些麻风病人提供必需的粮食,但日常的蔬菜则需要麻风病人自己栽种。
麻风村配有专职医生,为这些病人进行治疗。医生住在距离麻风村约一公里的地方,那是一座由两栋小楼组成的院子,现在已经完全被夷为平地了。虽然那时的物资比较匮乏,但供给麻风病人治疗的药品还是比较丰富,周围的村民都会到这里买药。
年8月,沾益县与曲靖县合并为曲靖市(县级市)。也正是在这年,医生住所迁至红瓦房,并命名为曲靖市健康院,全院约有13名医生。
在返程途中,李医生又专程带我们去看此处遗迹。悬挂在门房前的牌子还清晰可见,从外部观察,院内的树木已是参天翳日,除部分房屋的屋顶塌陷之外。李医生带着我们从侧门钻了进去,院落布局呈三重两院格局,第一重是医疗区域,第二、三重是住宿区域,院落整体保存较好,部分房屋出现了屋顶塌陷,墙体坍塌的现象。此外,藤蔓植物基本占据了庭院内的大部分空间。
年,李医生回到了县城。之后几年,这里的两名老医生也相继退休了。后来,又分了一名医生下来。大约到年的时候,曲靖健康院被彻底遗弃、荒废了。
我随意走进那些敞开屋门的房间里,看到地板上凌乱的散落着各种杂物。在某间房屋的墙壁上,我看到了年的日历,那是一组美女的肖像画;在某间房屋内,看到了竖放着的乒乓球桌;还有的房屋则是门锁紧闭。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看着空寂寥廓的院落,看着参天翳日的树木,突然有了一种聊斋的既视感!
两处遗迹、一处现址,这正是建国后麻风病的防治史,然而,也正是有了如同李医生这般奉献的医务工作者,才使得麻风病的蔓延及传播得以遏制。
末了,我问李医生,
“你是党员吗?”
“不是!”
“你有宗教信仰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能做一辈子呢?”
“我从小就看着他们,所以也不害怕。后来工作了么,看着他们可怜,就想帮帮他们,没曾想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了!
稍微停顿了一会,李医生接着又说,
“组织还是挺照顾我的,这些年什么荣誉都给了我,我也知足了!”
李医生叫李建华,现任沾益区疾控中心慢性传染性疾病科科长。
此行之前,我对自己说,我们的探访不能改变他们的任何现状,但他们的现状却能让我谨记自己内心的恪守!
此行的小伙伴有张乃文、丁文倩、孙天祥!
陈浩记于知止堂上
年6月25日
知止堂上谢谢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