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史自立更生迎头赶上

医学科学技术成就

医学领域的总目标是,在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防治主要疾病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上,做出显著成绩。对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威胁人民健康较严重疾病的防治工作,有效地解决其中关键的科技问题,以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在临床医学、预防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某些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形成有高度研究水平的医学科研中心。在总结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对中医、针灸的研究工作中作出贡献;在用现代科学来整理研究我国丰富的医药遗产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更有效的方法。在药物、抗生素、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工作方面,为提高质量和增加新品种提出了科学依据,使药物和医疗器械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疾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结核病流行具有六大特点:一是感染人数多;二是患病人数多;三是新发患者多;四是死亡人数多;五是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六是耐药患者多,而且这一问题有继续加重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领导下,为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已出台多项政策或措施,如扩大免费治疗范围,加强医疗机构中结核病人的登记与管理,设立结核病人督导管理制度等。多年来,在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许多地区建立了结核病防治所,为农村防痨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预防儿童结核病开展了卡介苗接种,接种人数逐年增长。

总结和发扬传统医学——中医

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与我国的人文地理和传统学术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许多,特别是在拥有众多人口的广大农村,人们历来治病,还习惯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传统医药不仅治病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而且与现代医药比,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中国的传统医学由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中国传统医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新的治疗方法和科研成果,使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焕发了青春。

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的老大夫传承我国传统的正骨医术,有多年的行医经验,疗效很高。这是他和青年医生们一起在总结正骨经验。

消灭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对人民的危害极其严重。病害流行地区遍及江苏、浙江等十二个省、直辖市,患病人数有多万,受到感染威胁的人口则在1亿以上。血吸虫病严重地影响着病害流行地区的农业生产,如果任其继续的续蔓延下去,势将危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国家繁荣。因此,消灭血吸虫病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充分地发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广大群众,坚决地为消灭这一病害而斗争。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鉴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中,有些地方还兼有其他严重的病害流行。因此,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各级人民委员会在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准备条件,逐步结合防治其他危害严重的疾病。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少数民族地区,布置和推动防治工作时,充分地照顾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和宗教风俗特点,耐心地进行宣传教育,稳步地进行防治工作,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给予他们大力的帮助和支持。

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七个阶段。图为显微镜下的血吸虫成虫。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图为江苏省太仓县的医务人员在农村调查血吸虫病害情况。

麻风病的治疗与预防

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明确了麻风病应当积极防治的任务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多次承担全国性的麻风防治任务。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损害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患者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长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积极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刘吾初(--),麻风病学专家。他千方百计地解除患者痛苦,为麻风事业贡献出了全部心血与才智.

针刺麻醉

中国针刺麻醉始于年,简称针麻。上海中医院成功地采用针刺麻醉,为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进行了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术。针麻是将针刺入经穴,经过一定的诱导时间,发挥针刺的一系列调整作用,特别是镇痛作用,以适应各种手术的麻醉技术,这是在得到了麻醉的效果后,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该方法曾经让来华交流的西方外科医生目瞪口呆。年后传到国外,已有不少国家相继使用,取得初步成功。

针刺麻醉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麻醉器械,操作较易掌握。针刺麻醉具有安全、有效、生理扰乱少、术后恢复快、简便易行等优点。

■供稿

项目规划管理科

■编辑

刘怡含

■审核

史秀波

■监制

曹艳秋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hz/7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