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百年丽江党史故事抗战时期的宁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抗战时期的宁蒗瘟疫记年以后,日本侵占了越南、缅甸,封锁了中国的东南国际交通,中国国民政府大西南后方的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被切断,日寇企图从缅甸入滇占领昆明。年2月,中国组建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远征军虽然顽强阻击,但未能挡住日寇的进犯,远征军被迫进入缅北野人山的原始密林,分别撤往印度和滇西北。年5月,云南龙陵、腾冲失守。但不屈不挠的中国军民依据怒江天险,将日寇阻挡在怒江西岸。灭绝人性的日寇便使用生化武器,施放细菌和毒气,造成瘟疫大流行。据《云南行政纪实》记载:年,“日寇在新加坡、缅甸等地施放细菌病毒,这是侵犯东南亚的残酷行为,从大理、宾川到永胜途中到处见人死亡,达数千人。”《丽江地区志》中卷载:“据《云南行政纪实》和《续云南通志长篇》记载,年,霍乱从保山、大理、宾川、剑川、鹤庆分别传入丽江、永胜、华坪、宁蒗四县,此次霍乱发病断断续续到年,长达6年之久,给人民生命及生产生活带来很大损失。”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大事记中也记载:“民国三十一年(年),翠玉等地发生伤寒大流行,死亡者甚多”。《宁蒗彝族自治县卫生志》大事记载:“年,翠依地区发生伤寒(霍乱)大流行,死亡人数甚多,牛克席自然村仅有5名幸存者”、“是年(年),山区疫病流行,由于缺医少药,迷信猖獗”。此外,原国民党宁蒗设治局委员会委员、宁蒗县政协原退休干部邰建业回忆:“年4月我因事去到永宁,住在喇嘛寺堪布阿少符家里,时值赵银棠女士随‘边胞服务站’来到了永宁,他们同时住在喇嘛寺,我有机会耳闻目睹了‘边胞服务站’的具体工作:一、宣传抗日,带来一些图片画报等材料展览演说。二、施送医药,打防疫针,因不久前霍乱流行,传染很快。三、鼓励边疆各族人民学文化……”(《宁蒗文史资料·回顾赵银棠女士永宁之行》)。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年至年间,宁蒗曾发生严重的瘟疫,有伤寒,也有霍乱。发生的瘟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云南全省爆发的瘟疫的一部分,它源于日本军队在东南亚及我国境内多次使用的生化武器,是日寇无视国际公约,惨无人道地投放了霍乱、伤寒等病毒造成的。部分健在的亲历者回忆了当年瘟疫的情况。今大兴镇安乐社区清泉村的八旬老人肖唐氏回忆,年她12岁,她在的村子是大兴镇唐家湾子,村里韦还年的弟弟叫小春,是哑巴,染病后死去,死时才20岁。死后人们害怕传染,他家人用牛车将尸首拉到山上埋葬。当年瘟病流行,死的人多,肖唐氏的父母害怕染病,为了躲避温疫,将12岁的肖唐氏嫁到新营盘乡给肖家做了童养媳。然而新营盘也被瘟疫侵袭,肖唐氏嫁到肖家后在新营盘看到许多人染病而亡。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姓汪的女人照顾着五六个染病的人,染病的人都睡在一个屋子里,姓汪的妇女一会看看这个,一会摸摸那个,连连叹气,最后,这五六个人没有一个活下来。原籍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的普米族老人马红升出生于年,年疫病流行时,他5岁。据他讲述,村里的人都称疫病为“汉瘟病”,即是从汉族居住的地区传来的瘟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新营盘的梁子村、关关村、老头村、白羊村、伙头村分别属于胡姓、马姓、杨姓、熊姓、郭姓组成的村庄,每个村平均大约为15户人家。疫病过后,每村都只剩八九户人家了,有的人家绝了户,留下的绝业(田、地、房产等)按旧时“有族归族、无族归庙”的规矩,本可以家族收用,由于害怕疫病传染,家族不敢收要,最后归于寺庙。据我实地调查得知,当时新营盘中村有9户熊姓人家,疫病中绝了2户;毛菇坪村共12户熊姓人家,绝了3户;吕三屋基和雷三屋基以及金家村是3个汉族村庄,也死了许多人,每个村只剩一二户人家,最后搬迁到现在的大兴镇挖开。此外,以上村子留存的每户人家平均有1~2人死亡,有的人家最后只剩1人。马红升老人出生的新营盘乡牛窝子村,为了躲避瘟疫,曾全村迁移到蒗渠的堰口坝(今大兴镇新民村),瘟疫过后才迁回原处。出生于年,原籍宁蒗县大兴镇红旗乡的漆永树老人讲述,年,瘟病发生时,村里死的人多,没有人敢去掩埋,当时有一个叫袁洪发的男子,身强力壮,胆子也比较大,专门为人掩埋尸体,死者亲属以斗米酬谢,袁洪发家中为此装满了米。然而袁洪发本人也因此染上疫病死去,因他无家室,成为绝业。出生于年,原籍宁蒗县新营盘乡毛菇坪的彝族老人陈勤学讲述,那一年凉山彝区的瘟疫很可怕,好像是霍乱,染病的人上吐下泄,一旦染上,就是等死。由于死的人多,又传染,人们就把病死的人堆在一处,像烧山地一样一起烧化。彝族话称当时的疫病叫“么尔所科”,意思是风吹来的病,风吹到哪里,就传到哪里。后来还在彝族老人中形成一种忌讳,即不能说“么尔所科”这个名字,认为一说就会传染上这种病。足见当时的瘟疫很可怕,很凶猛。出生于年的宁蒗县翠玉乡傈僳族老人朱学茂回忆,年,翠玉的疫病最为严重,疫病过后牛克席只剩几个人。他的姑爹就死于这场瘟病,由于害怕传染,没人帮忙,是朱学茂的表哥独自一人将死者背到山上埋葬。他说,瘟疫来了,为了控制疫病流行,派人在各村子路口设立哨卡,禁止人口流动,不准人们互相往来。许多老人都说,年发生的霍乱、伤寒等瘟疫太可怕了,天天听到死人,有的人家一天就死1~2人,死的人多了,只能挖个大坑,堆在一处掩埋;部分没有人掩埋的死者,暴尸荒野,被野兽撕食,空气中弥漫着腐尸的味道。到处都人心惶惶,人们害怕传染,不敢出门,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正如“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所描写的那样,田地无人耕种,村庄荒废,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在亲历者的口述中,年的瘟疫极其恐怖,死亡者众多,至今谈及仍心有余悸。不仅如此,疫病还对宁蒗的影响达数十年。直至建国后多年,宁蒗都曾间隔性地发生过伤寒。年,翠玉、红桥、永宁、大兴镇、新营盘、跑马坪等区的14个乡37个村伤寒大流行。其中,翠玉、红桥、拉伯等3个乡属爆发性流行,其他乡村属散发性病例。省、地、县投入防治专款20万元,县委、政府组织医疗队奔赴现场救治,2个月后才扑灭。累计发病例,死亡1例。年,伤寒发病7人,年,伤寒发病3人,年,伤寒发病8人,年,伤寒发病2人,年,伤寒发病9人,年,伤寒发病1人,年,伤寒发病2人。

日寇在我国境内使用的生化武器,对远离日寇占领区的边远山区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可见对日寇占领区的伤害和影响是多么巨大和深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伤痛。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激发出奋发图强的昂扬精神,为把祖国建成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来源:史志丽江

编辑:和丽芬

校对:张秋丽

二审:和继贤

终审:罗坪江

本文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hz/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