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书籍月亮和六便士,颠覆你的三观,

我的推荐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看见了月亮。---毛姆

你可能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如果说让我推荐一本书,《月亮和六便士》无疑在推荐的前列,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谈不上废寝忘食,但绝对是津津有味。月亮代表着理想,六便士代表着现实。理想和现实,是人一辈子都要交织,纠缠在一起的东西。小时候总被大人问起,你的理想是什么?长大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看到了月亮,又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真正的付诸行动呢?可能大部分人还在追寻六便士的路上。

所以本书主人公在外人看来十分优越的环境下,抛妻弃子,毅然决然去追寻自己的月亮的行为,作为读者的我,心灵上还是有被深深地震撼到,有震惊,有可惜,有钦佩,有同情,有崇拜等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原型,描述了一个伦敦中年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历经坎坷追求绘画艺术真谛的奇特经历,深刻提示出个性、天才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引人发醒。

《月亮与六便士》主要内容: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爱慕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

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

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

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月亮和六便士》的笔记

◆第一章

我说的伟大并不是那种官运亨通的政客或者战功赫赫的军人所能得到的,那些人的光环来自他们的职位,而非自身的本事;

人们常常发现,离任的总理原来只是个能言善辩的口舌之士,卸职的将军也无非是个软弱可欺的市井之徒。

要对他们的作品表示欣赏,最好的办法是默默地递上支票本。这种认为艺术无非是某种手艺,只有行内人才能完全理解的观点其实是荒唐的误解,因为艺术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说的语言,则是每个人都懂的。

◆第二章

天知道作者要花费多少心血、承受多少苦难、绞尽多少脑汁,读者才能够得到几个小时的休憩,或者驱赶旅途的沉闷。

由此我得到了这个教训:作家追求的回报应该是挥洒文字的快乐和传播思想的惬意,至于其他的,那就随便吧,别去在意赞美或诋毁、失败或成功。

那些慷慨激昂的人自以为他们说的话是前人闻所未闻的,殊不知此类豪言壮语早已被说过上百遍,而且连说话的腔调也是大同小异。钟摆甩过去又荡回来。这个过程永远往复无休。

◆第三章

我们不觉得由于爱惜羽毛而对离经叛道的行为保持沉默是虚伪的表现。

◆第四章

她是真正热爱阅读的(在她这类人中很罕见,这些人大多数感兴趣的是作家而不是小说,是画家而不是画作),她创造了虚幻的世界,高高兴兴地在里面生活,享受着她在日常世界得不到的自由。

◆第五章

馈赠同情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本领,但经常遭到那些知道自己拥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他们要是发现朋友遇到倒霉的事,就会迫不及待地猛扑上去施展浑身解数,这种劲头实在是有点像食尸鬼。他们的同情宛如油井般喷涌而出,这种毫不吝啬的挥洒有时候会让被同情者感到很尴尬。如果别人的胸膛已经有太多的泪水,我就不忍心再洒上几滴。

◆第六章

他们相遇时态度寡淡,分别时如释重负。这当然纯属礼尚往来的敷衍。

◆第七章

我承认这种生活有其社会价值,我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我认为我应该提防这些安逸的欢乐。我心里渴望过上更危险的生活。我随时愿意奔赴陡峭险峻的山岭和暗流汹涌的海滩,只要我能拥有改变——改变和意料之外的事物带来的刺激。

◆第八章

其实许多人的面目都是这么模糊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有机体之内,又跳不出体制的窠臼,慢慢地也就泯然众人矣。

◆第十二章

我跟你说过我必须画画。我控制不住自己。假如有人掉进水里,那么他游泳的本事高明也好,差劲也好,都是无关紧要的:他要么挣扎着爬出来,要么就被淹死。”

◆第十三章

只有诗人或圣徒才会坚定不移地相信在沥青路上浇水能种出百合花来。

◆第十五章

我尚未明白人性是多么错综复杂。现在我清楚地认识到,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第十六章

她是很机灵的,明白反复诉苦很久就会让人厌烦,所以她刻意避免在别人面前流露悲戚的心情

◆第十七章

我厌倦了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我那些朋友都过着没有故事的平静生活,他们再也不能让我感到惊奇了,每次相遇不用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的是什么,就连他们的婚外私情也是无聊而老套。我们就像在始发站和终点站之间往返的电车,连车上有多少个乘客也可以算得八九不离十。这种生活太过井然有序啦。我感到憋得慌。

痛苦使人高尚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幸福偶尔会使人高尚,但至于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使人卑鄙和恶毒。

◆第十九章

你怎么会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像沙滩上的石头,随便哪个满不在乎的过路人都能捡起来呢?美是一种玄妙而奇异的东西,只有灵魂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才能从混乱的世界中将其提炼出来。当艺术家把美提炼出来之后,这种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的。要认识它,你必须重复艺术家的痛苦历程。美是艺术家唱给你听的音乐,要在你的心里再次听到它,你需要知识、敏感和想象力。”

◆第二十一章

人都喜欢权力。我想行使权力最美妙的方式莫过于让人们的灵魂感到哀伤或者恐惧。”

◆第二十五章

你不会认为我也有天赋吧。我倒希望我有,但别人有没有天赋,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是很尊敬天赋的。那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对拥有它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们对那些人应该非常宽容,非常有耐心。”

◆第三十章

绝大多数女人以为那就是爱。那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对任何男人都可以产生,就好像藤蔓,依附在任何树木上都能够生长。

爱需要有自甘示弱的姿态,有保护对方的愿望,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取悦别人的心理——总而言之,爱需要无私忘我,或者至少需要把自私隐藏得不露痕迹,而且爱也需要矜持。

◆第三十一章

女人对自己不爱的痴心汉是最残忍的,她没有和善的态度,也没有容忍的量度,她有的只是攻心的怒火。

◆第三十三章

生活的经验表明,有些人不断地去做那些必定会闯祸的事情,然而他们却总是有机会避免自食其果。

◆第三十四章

人总是试图为爱自杀,但她们普遍是很小心的,不会让自己取得成功。这通常只是一种姿态,她们无非是想激起恋人的同情或者恐惧。”

◆第三十八章

世道艰难,人心险恶。我们不知道自己何以会来到人世,也不知道死后将会去往何方。我们必须保持非常卑微的心态。我们必须懂得安详的美好。我们必须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以免引起命运女神的注意。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朴实无知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比我们的学识更为可贵。让我们学会沉默,偏安于仅可容身的小角落,像他们那样驯服而温和吧。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第三十九章

人们满不在乎地谈论美,由于他们说话并不经过深思熟虑,所以美这个词被用得太过泛滥,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力量;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冠以它的名义,于是它所代表的东西变得不再崇高。人们用美来形容裙子、小狗和布道,当遇到真正的美时,他们却又认不出来。人们试图用这种本末倒置来装饰他们毫无价值的思想,结果反而钝化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第四十一章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伤害她,”他说,“但绝不能原谅男人为她做出牺牲。”

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会想要女人。等到我的激情得到满足,我就要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征服我的欲望,但我憎恨它,它囚禁了我的灵性;我希望将来能摆脱所有的欲望,能够不受阻碍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创作中。因为女人只会谈恋爱,她们把爱情看得很重,那是很搞笑的。她们想要说服我们相信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其实在生活中,爱情是无关紧要的一部分。我认可性欲。性欲是正常和健康的。而爱情是疾病。女人只是取悦我的工具,我可没有耐心去跟她们同甘共苦、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她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之中。

他完全不明白他的冷酷自私会让人怒发冲冠。我特别想刺穿他这身冷漠的盔甲。我也知道他说的终究是实情。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们很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看法去左右别人的行为,因而会憎恨那些不受我们影响的人。我想这大概是最伤自尊的事情。但我不想让他看出来我已经恼羞成怒。

◆第四十二章

有时候人们戴的面具太过完美,日久天长之后,他们也就真的变成他们假扮的那个人。

◆第四十三章

就谈恋爱这回事而言,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在于,女人能够整天卿卿我我,但男人却只能偶尔为之。

◆第四十八章

我喜欢这种义无反顾的形象:在四十七岁的年纪,当绝大多数同龄人早已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他却毅然去寻找新的世界。我觉得他的行为有着慷慨激烈的风采,而他的灵魂有着勇往直前的气概。

◆第五十章

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第五十四章

也许他们知道,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你知道吗,人要是被爱情迷住了心窍,就会对世上其他事物充耳不闻,视若无睹。他们将会变得身不由己,就像古代那些被绑在帆船上的非洲黑奴。掳获了斯特里克兰的激情差不多就像爱情那么专横。”

世上很少有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活朴素而单纯。我们没有野心,就算有点骄傲,也是因为想起了自己双手创造的劳动成果。怨恨和我们无缘,妒忌也是。亲爱的先生啊,俗话说,劳动是光荣的,人们常说这是句空话,但对我来说,这句话蕴含着很重要的意义。我确实是个幸福的人。”

◆第五十六章

他感到无比敬畏和欢乐,人若是有幸目睹天地初分的景象,大概也会怀着这种心情吧。那幅画是令人悸动的,是性感而热烈的;然而也散发着某种恐怖的意味,某种让他感到害怕的气息。唯有潜入人性深处,并已发现许多美丽又可怕的秘密的画家,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唯有已经见识过不能为凡人所知的神圣景象的画家,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画中的意象是原始而可怕的,是非人的。这幅画让他隐约联想起传说中的黑魔法。它既美不胜收,又低俗下流。

◆第五十七章

我想斯特里克兰知道那是幅大师级的作品。他已经达到了他梦想的境界。他的生活已经完满。他创造了一个世界,看到那个世界的美好。然后,他既骄傲又轻蔑地摧毁了它。”

所有健康而正常的人,所有珍重美好的情谊和淳朴的欢乐的人,都会避之若浼地躲开它们;然而它们又有着令人战栗的吸引力,就像知善恶树上的智慧果?,因为能够造成各种未知的后果而变得可怕。

◆第五十八章

我发现斯特里克兰太太已经忘记她曾做过自食其力那么不光彩的事情。就像所有良家妇女,她由衷地认为真正体面的女人应该靠别人来养活。

我的叔叔亨利做过二十七年惠特斯特布尔?的教区牧师,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他往往会说,魔鬼总是随心所欲地引用经文。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

结束语

生活已然很累,但总有一些人,还在为了某个梦想,很卑微很用尽全力在努力着。他们怀揣着六便士,勇敢着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月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cr/9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