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群,帮助癌友促进康复。每天发送关于癌症知识科普,患者治疗日记及康复知识,在学知识中,还您康复和幸福和谐的家。
一、三年多的结节还需要复查吗?朋友问起:三年前体检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一直有复查,但是每次都没变化,还要继续吗?为什么?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已经成为部分有防癌意识人群每年必做的一件事。
CT检查,可以使很多在X光胸片上的肺部小结节都现出原形,肺部结节的发现率逐年升高,
被查出患有肺结节的患者朋友多数表现为两种情绪:要么如临大敌惶恐不安,要么完全不放在心上。个人觉得两种心态都略有过激。
肺结节在胸部CT多表现为局限型,类似圆形的,密度增高的阴影,常见多是单个结节,
由于肺部结节可能是良性的,比如肺部的炎症、结核、霉菌、真菌感染、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等,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
结节具有可生长性,一般来说,良性生长缓慢,甚至复查数次其变化都不大,而恶性结节通常生长可以更快速。
因此发现肺部结节后,需要利用影像学特点评估其是良性还是恶性,一次的检查结果对于判断其良恶性证据有限,
因此必要时是需要定期复查,评估结节的生长速度而再次判断其良恶性倾向。
二、结节分类与癌变概率
结节又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其中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肺癌主要由亚实性结节发展而来。
国外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要高于实性结节,这是研究所得到的数据:
实性结节恶性率仅为7%;部分实性结节恶性率为63%;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率为8%,其中>0mm的结节恶性率有80%。
类似这种研究,国内外有很多,数据存在小差异,但总体来说,对于磨玻璃结节和混磨,应当更谨慎一点。
什么算小结节呢?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直径<5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5-0mm者为小结节。
实性结节,则比较明确,观察两年没变化或缩小,或发生完全钙化,可认为是良性的。当然,这种没有变化,一定是专业人士来判断。
实性肺结节,随访三年没有变化,良性可能性大,即便是良性的结节,也还需要定期体检筛查早期肺癌。三、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结节需要重视?
、有症状或肺炎
比如咳嗽,近期感冒过,发烧过,甚至有过肺炎。这种情况下发现的肺结节,
一定要根据其他检查明确是否细菌性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等等。一旦诊断,要积极治疗。而不该仅仅复查。
、有其他特殊病史
比如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这个时候首次发现的肺结节,需要考虑到转移瘤的可能;
大夫在分析病变的时候,病史的提供非常重要。因为,除了对影像学形态进行分析之外,
这些信息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后续处理,都跟后面提到的偶发肺结节不同。
3、筛查发现的肺结节
这种情况发现的结节一般没有症状,主要通过进行健康检查或偶然因其他原因检查发现的肺结节。
以肺癌筛查为例,大约0%左右的人会发现肺结节,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终被证实为肺癌。
由于CT分辨率高,肺结节很小就被发现,此时很难具体分析其性质,为了避免滥杀无辜,
所以,很多结节都采取随访复查的方法,根据其生长变化,来明确性质,最终指导后续治疗。
四、结节如何安排随访排查?
临床上,当检查结果提示结节,暂时没有恶性征象,但又不能排除肺癌的时候,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随访。
因为结节的大小、分类不同,其随访观察时间也不同。
随访的时间多数这样安排:0.5cm以下的结节建议6、个月的随访,>0.5cm的结节建议3、6、个月随访。
随访过程中结节变大,或者变密度增大了,恶性征象显示出来了,那就要积极处理了。
但是如果随访了三年,实性结节没有变化,良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对于磨玻璃样结节即便是恶性的,生长很慢或者可以不生长,随访过程中可以不变,
但是也不能除外恶性的可能。依然建议一年一次的低剂量或者常规CT检查。
对于这样的安排,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筛查间隔期癌,比如小细胞癌,这种肺癌,
在前一次正常的肺癌筛查,一年后的筛查就可能发现时晚期,因为,其变化实在太快,
所以,上述的复查时间安排,可能会耽误病情。
五、关键说
对于复查,总体而言是根据结节性质以及其大小来确定的。
当然,也有的结节,其实一开始发现就能根据其影像学特点明确是良性的,并不需要复查。
虽然目前的指南推荐5年没变化可认为是良性,但5年并不是一个安全期限,有一有些患者在5年之后才开始表现出恶性的特征。
筛查的最终目的是不放过一个早期肺癌,也不过度医疗,错杀良性结节。
癌症重于预防,即便是随访多年没变化的结节,即使知道这个结节是良性的,
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检查,特别是>40岁,有肺癌家族史,有抽烟史,有粉尘接触史的朋友。
这是一个友爱的癌友群,帮助癌友有效促进康复。每天发送癌症知识科普,
患者治疗日记及康复知识,帮助你和全家防癌保健康,还您康复和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