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药物是肝损害的重要病因之一
2.有些药物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由其引起的肝脏损害一般可以预见,而且损害与药物剂量有关,且为某些药物所特有
3.另一些药物仅偶尔在敏感的个体引起肝损伤,而且与剂量无关,发生与否也难以预测
目前已知的有几百种药物均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镇静安眠类药物:苯巴比妥、眠尔通、氯丙嗪、奋乃静、利眠宁、杜冷丁、吗啡、硫贲妥纳、丙咪嗪、麦苏林、苯妥英钠等
2心血管类药物:安妥明、缓脉灵、安古宁、甲基多巴、烟酸、罂粟碱、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异搏定、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速尿、氯唾嚎、双香豆素等
3降血糖类药物:如降糖灵、氯磺丙脲、醋磺已脲、甲磺丁脲等磺脲类可引起肝细胞型损害
4激素类及避孕药物:孕激素、雌二醇、雌三醇、甲地孕酮、大力补、甲孕酮、甲基睾丸酮、诺乙龙、17-乙基-去甲睾丸酮、炔诺酣等
5抗生素类药物:氯霉素、合霉素、金霉素、红霉素、新生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利福霉素、链霉素、灰黄霉素、克霉唑、林可霉素、半合成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呋喃西林、呋喃坦啶等
6抗结核病类药物:乙硫异烟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氨苯硫脲、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等
7抗风湿病类药物:辛可芬、保泰松、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异丁笨丙酸、扑热息痛、消炎痛等。
8抗甲状腺类药物:甲亢平、甲硫噻唑、丙基硫氧嘧啶、硫氧嘧啶、硫脲嘧啶等
9抗肿瘤类药物:更生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博来霉霖、丝裂霉素、氨甲喋呤、光辉霉素、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6-硫基嘌呤、马利兰、硫唑嘌呤、卡氮芥、阿糖胞苷、氮胞苷重氮丝氨酸甲苄肼争光霉素乌拉坦瘤可宁等可引起肝损害?
10抗麻风类药?物:氨苯砜、苯丙砜等
11抗血吸虫及阿米巴类药物:锑剂、血防片、卡巴胂、阿的平、依米丁等
12全身麻醉药氟烷氯仿安氟醚甲氧氟烷三氯乙烯三氟乙基乙烯醚二乙烯醚等可损害肝细胞
13癫痫药三甲双酮丙酸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甲哌氯丙嗪及其他吩嗪类药物和氯哌啶醇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14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布洛芬消炎痛别嘌呤醇保松金制剂等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类固醇类同化类固醇避孕类固醇可致胆汁阏积;?
众所周知,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国在因肝病需住院的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当药物造成的慢性肝损伤时起病较隐匿,临床上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因此,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会显著增加额外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研究中发现,13%的患者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23.38%的患者在发生DILI时合并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础肝病,而这些患者的肝损伤更为严重,而且,发生肝衰竭和导致死亡的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