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很多偏远的地方也与外界连接了起来,“走出去”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在青山深处,有一座麻风病休养院,这里七位麻风病治愈者,却无法“走出”这里,融入社会。昨天,在市卫计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青山麻风病休养院,近距离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欢乐与哀愁。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山镇麻风病休养院。这里处于青山深处,人烟稀少,四周被青山绿树环绕,幽远宁静。队长刘从宝正穿戴围裙准备下厨准备大家的午饭。作为这里年纪最轻,身体状况较好的一位麻风病治愈者,刘从宝担负着更多的工作。新鲜的蔬菜是刘从宝早晨七点多从街市上买回来的,今天的美味还有一条重四斤的大鲢鱼。趁着炖鱼的嫌隙,刘从宝把挂在院子里的被单翻个边晾晒。厨房后面有一分小菜地,虽然土地贫瘠,菜品长势不好,但是种类颇多,除了能提供应季的蔬菜,还能给他们平日的生活增添点乐趣。
临近中午时分,休养院里热闹了起来。原来,是王德喜老大爷的干女儿夫妇俩过来看望他。他们为王德喜买了鱼,还顺便带来一些野生香椿头给他炒鸡蛋。
有家人过来看望,王德喜老人自然感到欣慰和开心。可是跟王德喜老人相比,他的两位同伴孙永会、龚正祥却孤单很多。孙永会老人因曾经因患病导致眼睛和手指残疾,耳朵和肠胃也不好,行动不便,平时只能自己在小房间煮食。84岁的龚正祥老人四肢被截常年卧床,只肯吃王德喜老人做的饭菜。他们自己“走不出去”,也没有家人来看望。平时的日子里,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聊天、看电视、洗衣做饭,还喂养了二十多只鸡,没事给小菜园浇浇水施施肥,倒也过得闲适安逸,可让他们感到孤单的不是偏远的地理位置,而是外界的“不接受”。
据了解,我市共有麻风病治愈者54人,市卫计委呼吁:大家要正视麻风病,他们自愈后已不具有传染性,要给麻风病治愈者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记者:赵传伟刘晨映
新闻线索来源:市卫计委办公室
编辑:小左
仪征新闻是什么ID:YZCHWL我们是仪征电视台的官方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