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防接种门诊●
预防接种日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宣传日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预防接种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防控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补种原则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宝宝漏种了疫苗,医院接种门诊已经恢复接种,请各位家长及时带宝宝来接种门诊补种疫苗。
补种原则:根据国家免疫程序,漏种什么苗补种什么苗,优先一类再补种二类,一类苗当中优先麻类疫苗、脊灰疫苗,再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三月龄内直接补种,超过三月龄要做结素试验,阴性者补种,超过四周岁的儿童不再补种卡介苗。
疫苗分类
我国疫苗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又称计划免疫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主要覆盖0至6岁周岁儿童,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流脑A群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A+C多糖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白破疫苗等十二种、二十二针次。
二类疫苗是指专家建议接种,由公民知情自费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或替代苗;如:五联疫苗、四联疫苗、三联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十三价、二十三价)、轮状病毒疫苗(单价、五价)、流感疫苗(三价、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二价、四价、九价)、EV71疫苗、腮腺炎疫苗、破伤风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ACYW群流脑疫苗、甲肝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用于防病的疫苗会越来越多。
二类疫苗也要接种
疫苗都是用来防病的,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轮状病毒性腹泻、儿童肺炎是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并且容易在学校和幼儿园传染流行,接种相应的疫苗能阻断相应的疾病发生和流行;联合疫苗能替代单苗减少接种针次、减少副反应、节约往返时间;灭活疫苗能减少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副反应;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能预防中老年和有基础性慢性病患者疾病发生;HPV疫苗能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生。
防大于治,为了你和家人身体健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接种。
接种疫苗监护人须知
1、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和免费服务册,接种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做好记录。
2、您的孩子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接受预防接种,如果发现孩子漏种免费疫苗,应及时补种。
3、接种前,您应当向医生如实反映孩子的近期健康状况、既往接种史、反应史,孩子及家庭成员的过敏史和患病史。
4、您的孩子在接种后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个别孩子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乏力、不适等一般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即可恢复。极个别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需及时诊治。如果发现孩子不适,应咨询医生,必要时及时就诊。
5、接种口服活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宜进热食及哺乳。绝大部分受种者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接种处会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
6、儿童外出或联系电话变更时请告诉预防接种门诊。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