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21-°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1-2]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2]
截至年5月,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52个市辖区。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3]
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9.2%。[4]
·地理风光
河南,16.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亿万的人口,未来究竟在哪里呢?年,新中国成立,一部河南人的探索史随即展开,曲折跌宕历经70年,方向终于愈发清晰而明确,中原也好、中庸也罢,河南最显著的特征,一个“中”字,将逐渐迎来全新的含义。...详情
别名:中原、中州、中土、豫州[5]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华中地区下辖地区: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5]
政府驻地:郑州市金水东路22号-、-
邮政区码:-地理位置:中部地区
面积:16.7万平方千米[5]人口:.13万人(年)
方言:中原官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5]
著名景点: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嵩山、黄帝故里、白马寺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等
火车站:郑州站、郑州东站、商丘站、洛阳站、开封站、安阳站、南阳站等
车牌代码:豫A—豫U[5]
历史沿革地名由来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6]
建置沿革省会郑州市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
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
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金朝贞祐二年(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
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
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
年(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
年(民国十七年),张国焘、徐向前等在大别山区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新县是根据地的首府。
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开封市。
开封清明上河园
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
年(民国二十八年),彭雪枫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
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
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
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7-12]
行政区划截至年5月,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52个市辖区,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3]。省政府驻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13]
省辖市
区号
车牌
市辖区、县级市、县
郑州市
豫A
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
开封市
豫B
龙亭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兰考县、通许县、杞县、尉氏县
洛阳市
豫C
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宜阳县、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栾川县、伊川县、汝阳县、嵩县
平顶山市
豫D
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
安阳市
豫E
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林州市、安阳县、滑县、汤阴县、内黄县
鹤壁市
豫F
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浚县、淇县
新乡市
豫G
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凤泉区、卫辉市、辉县市、新乡县、长垣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
焦作市
豫H
山阳区、中站区、解放区、马村区、沁阳市、孟州市、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
濮阳市
豫J
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台前县、范县
许昌市
豫K
魏都区、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
漯河市
豫L
郾城区、源汇区、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
三门峡市
豫M
湖滨区、陕州区、灵宝市、义马市、渑池县、卢氏县
商丘市
豫N
睢阳区、梁园区、永城市、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睢县
周口市
豫P
川汇区、项城市、鹿邑县、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淮阳县、郸城县、太康县
驻马店市
豫Q
驿城区、新蔡县、西平县、遂平县、平舆县、上蔡县、正阳县、泌阳县、确山县、汝南县
南阳市
豫R
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西峡县、方城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
信阳市
豫S
浉河区、平桥区、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淮滨县、商城县、新县、息县
济源市
豫U
天坛街道、沁园街道、北海街道、济水街道、玉泉街道、五龙口镇、克井镇、邵原镇、坡头镇、轵城镇、承留镇、大峪镇、梨林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座标:西起东经°21′,东至东经°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国土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1-2]
地形地貌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2]
嵩山
气候特征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7~.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7~.9小时,全年无霜期~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2]
河南气候分界图
水文概况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
河南水系图
黄河三峡
自然资源水资源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境内有多条主干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条。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资源蕴藏量.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万千瓦。河南是国家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开通以来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达8.7亿立方米。河南水系图
年,河南省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57.5%,符合Ⅳ类标准的占24.8%,符合Ⅴ类标准的占7.8%,水质为劣Ⅴ类的占9.2%。[14]
淮河
植物资源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科、属、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科、属、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15]
动物资源河南省已知动物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余种,鱼类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少部分对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窖。
河南动物的地理分布成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按“中国自然区划分类单位”制定的原则,河南动物区划分为2个区、6个省,全省两栖类19种,属东洋界的12种,占总种数的63.1%;古北界7种,占总种数的36.8%。爬行动物37种中,属古北界的5种,占总种数的13.5%;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计8种,占总种数的21.6%;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64.9%,哺乳动物72种,除广布种外,属古北界26种,占总种数的52%;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48%。[16]
林业资源年,河南省共营造林.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14]
嵖岈山
矿产资源4年,河南省发现的矿种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2]
截至年末,河南境内已发现的矿种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14]
人口人口数量
截至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71万人,常住人口.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比上年末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万人,出生率12.95‰;死亡人口75.42万人,死亡率6.97‰;自然增长率5.98‰。[14]
人口图表
民族构成截至3年底,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约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其中,回族约万人、蒙古族9.15万人、满族7.58万人。河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全省个县(市、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17]
政治现任河南省党政领导一览(截止年1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书记
王国生
副书记
陈润儿、喻红秋
常委
孙守刚、赵素萍、黄强、任正晓、李亚、孔昌生、徐立毅[18]、穆为民、江凌、胡永生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王国生[19]
副主任
李文慧、徐济超、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赵素萍、马懿[20]
秘书长
丁巍
河南省人民政府
省长
陈润儿
副省长
黄强、舒庆、徐光、戴柏华、何金平、武国定、刘伟、霍金花
秘书长
朱焕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主席
刘伟
副主席
李英杰、龚立群、张亚忠、高体健、钱国玉、周春艳、谢玉安、张震宇、刘炯天
秘书长
王树山
经济综述
初步核算,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9.2%。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4]
·固定资产投资·
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第二产业投资.70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07亿元,增长15.7%。基础设施投资.39亿元,增长3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民间投资.03亿元,增长9.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8.1%。工业投资.97亿元,增长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3.7%。
固定资产投资
·财税收支·
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00亿元,增长1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亿元,增长9.8%,其中民生支出.86亿元,增长1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7%。
·人民生活·
年,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元,比上年增长9.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3%。[14]
第一产业·种植业·
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5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5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00千公顷,增加9.34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0.19千公顷,减少.6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0.00千公顷,减少20.1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千公顷,增加.36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35千公顷,增加.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6千公顷,增加67.33千公顷。
年,河南省粮食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加26.80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20万吨,增加77.40万吨,增长2.2%;秋粮产量.20万吨,减少50.60万吨,下降2.0%。小麦产量.50万吨,增加83.50万吨,增长2.4%;玉米产量.55万吨,减少43.42万吨,下降2.5%。
年,河南省棉花产量8.70万吨,比上年减少1.05万吨,下降10.8%。油料产量.32万吨,增加59.23万吨,增长9.6%。其中,花生产量.38万吨,增加54.19万吨,增长1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万吨,增加.11万吨,增长6.7%。瓜果类农作物产量.65万吨,减少.88万吨,下降5.2%。
·畜牧业·
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0万吨,比上年增加21.46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80万吨,增加0.30万吨,增长0.1%。牛奶产量.50万吨,减少16.30万吨,下降5.0%。年末生猪存栏万头,增长2.5%;生猪出栏万头,增长3.6%。[14]
第二产业·工业·
小浪底水库
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6%;私营企业增长6.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9%,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产品销售率98.6%。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4.6%;传统产业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1%;高技术产业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高耗能工业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9万千瓦,增长3.5%;水电装机容量.04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07万千瓦,增长.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6万千瓦,增长.4%。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利润总额.37亿元,增长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02亿元,增长.4%;集体企业73.67亿元,下降44.5%;股份制企业.15亿元,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7亿元,下降11.1%;私营企业.52亿元,增长3.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33亿元,增长44.9%;制造业.34亿元,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70亿元,下降4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7.56元,比上年下降0.1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7.5%,与上年持平。
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4.9%;主营业务收入.93亿元,增长16.0%;利润总额.49亿元,增长19.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增长12.5%;利润总额36.01亿元,下降15.0%。
·建筑业·
年,河南省建筑业总产值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家,比上年增加家。[14]
第三产业·国内贸易·
中原福塔(郑州)
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5.1%。
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分城乡看,城镇.48亿元,增长11.4%;乡村.30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业.28亿元,增长10.7%;零售业91.08亿元,增长11.6%;住宿业.05亿元,增长10.3%;餐饮业.36亿元,增长12.9%。全年网上零售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亿元,增长44.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5.6%,饮料类增长14.1%,烟酒类增长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37.5%,金银珠宝类增长9.2%,日用品类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9%,中西药品类增长15.8%,家具类增长1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6.4%。
·对外经济·
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口总值.81亿元,增长11.8%;进口总值.98亿元,增长9.6%。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亿元,增长7.9%。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1%;营业额47.7亿美元,下降9.4%。
河南省进出口明细图表
·房地产业·
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住宅.80亿元,增长17.0%。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87万套,基本建成64.34万套。商品房待售面积.55万平方米,下降16.2%。其中,商品住宅.61万平方米,下降21.1%。
房地产明细图表
·邮政电信·
年,河南省邮电业务总量.04亿元,比上年增长84.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71亿元,增长42.7%;电信业务总量.33亿元,增长97.0%。快递业务总量10.74亿件,增长28.0%;快递业务收入.93亿元,增长22.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0万户。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80万户。
·旅游业·
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境游客.32万人次,增长4.5%。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17.1%。年末4A级以上景区处,星级酒店个,旅行社家。
·金融业·
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05亿元,增长9.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亿元,增长14.4%,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08亿元,增长21.5%。年末共有上市公司家。发行股票只,其中发行A股78只,发行境外股票40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78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73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7.38亿元。
·保险业·
年,河南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07亿元。其中,财产险.59亿元,人身险.47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86亿元。其中,财产险.56亿元,人身险.30亿元。[14]
社会事业科技事业
截至年末,河南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个,其中国家级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个,其中国家级4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个。全年申请专利件,比上年增长26.0%;授权专利55件,增长12.7%。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件,增长26.6%;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量3.0件,增长25.0%。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额15.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签订技术合同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6.93亿元,增长30.0%。[14]
教育事业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年,河南省全省研究生招生人,在学研究生人,毕业生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3.57万人,在校生.47万人,毕业生50.4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2.50万人,在校生28.22万人,毕业生15.92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2.87万人,在校生.23万人,毕业生40.3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0.97万人,在校生.49万人,毕业生63.14万人。初中招生.45万人,在校生.16万人,毕业生.29万人。小学招生.38万人,在校生.06万人,毕业生.31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65万人,在校残疾儿童3.0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3万人。[14]
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郑州大学
郑州
河南大学
开封(郑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郑州(洛阳)
河南师范大学
新乡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三门峡)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许昌)
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漯河)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
中原工学院
郑州
河南科技学院
新乡
新乡医学院
新乡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
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铁道警察学院
郑州
河南警察学院
郑州(洛阳、开封)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
郑州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
河南工学院
新乡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
新乡学院
新乡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
河南城建学院
平顶山
许昌学院
许昌
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
黄淮学院
驻马店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
安阳工学院
安阳
独立学院与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所在城市
高校名单
郑州
郑州财经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开封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安阳
安阳学院
商丘
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
信阳
信阳学院
焦作
黄河交通学院
济源
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大专院校
所属城市
高校名单
郑州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交通职业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郑州理工职业学院、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洛阳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开封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焦作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
商丘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制冷技术学院、永城职业学院
南阳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职业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阳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许昌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漯河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平顶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鹤壁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新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濮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三门峡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周口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驻马店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事业截至年末,河南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个,文化馆个,公共图书馆个。博物馆个,其中新增民办及行业博物馆5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文物保护单位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2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71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85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8.15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2万卷(件)。[14]
少林寺
体育事业年,河南省运动员在各类大赛中共取得枚金牌,世界冠军3个,亚洲冠军15个,全国冠军个。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5金、18银、20铜,金牌和奖牌总数为参加历届全运会之最。[14]
卫生事业医院
截至年末,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70个,医院个,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个,妇幼保健院(所、站)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5.90万张,医院41.38万张,乡(镇)卫生院10.8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7.8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98万人,注册护士24.00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7.68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32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9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45万人。[14]
劳动就业年,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万人,省外转移1万人。[14]
社会保障年,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3万人。[14]
年,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75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78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3万人。全年.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4]
环境保护截至4年末,河南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2]
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22微克/立方米,下降17.2%;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15.1%;SO2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33.3%。[14]
交通运输交通
·公路·
截至年末,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3千米,普通干线公路3.1万千米,农村公路23万千米。[3]
河南境内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二广高速、洛宁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大动脉及50余条区域高速公路及、、、、、、、、等23条国道。
·铁路·
截至年末,河南省铁路通车里程.26千米,其中高铁1.91千米。[3]
国家高速铁路干线:京广高速铁路、徐兰高速铁路、郑渝高速铁路、郑阜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
国家普速铁路干线: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漯阜铁路、新石铁路等。
国家区域铁路:瓦日铁路、孟宝铁路、侯月铁路、禹亳铁路等。
·轨道交通·
截至年末,郑州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93.6千米,年客运量超过2.5亿人次。[3]
郑州轨道交通(ZhengZhouMetro)是指服务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据年6月郑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