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
医院
7月23日-7月26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调研小分队在周东华教授的指导下,继前往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开展口述史访谈后,紧接着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医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麻风休养员的方式,追寻他们记忆深处的往事,了解有关麻风病的历史。同时,团队还通过发放慰问品,撰写慰问信等方式进行了志愿者活动。
离开东台麻风村的次日,队长王展羽同学便收到了东台市新海社区麻风村的负责人刘平海的短信:“各位学子,身体不适未送行,安排不周莫见嫌;待到年轮又一圈,欢迎你们再光临!祝你们一路平安,学习有成。”收到此条短信,王展羽在实践日记中这样写道,“从刘老质朴的文字中流露出来的那种祝福与期盼,是能够被切身感受到的,一张张村子里老人的面孔从我眼前闪过,着实有些舍不得。”成员们也在实践日记中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动瞬间。
23日,团队花费将近一天的时间从江苏省东台市到达安徽省明光市。因受南京疫情影响,临时决定改变原有交通方案,而是绕过南京,北上至徐州转车,抵达最终目的地明光市,相当于是走了一个三角形线路。从徐州至明光市没有动车或高铁,仅有绿皮火车,团队成员中有大半的人未乘坐过绿皮火车,虽是有些不习惯车厢内嘈杂拥挤的环境,但一路上成员们时不时聊聊天,欣赏窗外的风景,倒也不失为一番乐趣。当晚,团队在酒店进行了第二次模拟访谈,不同于第一次模拟访谈的陌生与别扭,成员们明显更加适应了口述史访谈这一形式,例如,队长添加上了被访谈者可以刁钻一些的要求后,李元篪同学作为访谈者,就在日记中总结出经验,认为充分的准备是访谈成功的关键,同时提出需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充分尊重被访谈者的意愿等建议。
24日上午九时,团队正式到达了此站的目的地——医院。明光市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境内山水纵横,景观秀美,资源丰富。医院便坐落在池河东岸、鲁山西麓、淮河之滨,女山湖畔的小衡山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麻风病人疗养治病的理想场所。
到达之后,王展羽同学首先对张院长做了口述史访谈,医院始建于年,是安徽省最早建立起的第一所麻风村。年至年间,共收治46个县市各类麻风病人近例,至今已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麻风防治事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时至今日,有三十多位休养员长居在此,医院已成为休养员们的养老居所。
24日下午,团队分为两组,王展羽、范梦琪、李元篪为一组,冯智泉、陈蓉蓉、季陈莹为一组,医院住院部拜访休养员。至下午四点左右,团队完成当天访谈目标。24日团队共访谈到10名休养员及两位管理人员。在当天的实践日记中,团队成员普遍记录下了结束一天的访谈后的感受。其中有三位成员都提到,相比于东台市的麻风村,这里的居住环境明显好上许多,然而这里的休养员的幸福感,却似乎比不上前者。成员们猜测,或许是物质生活上的相较满足,令他们的精神需求更为突出,或是曾有修女、志愿者的帮助使得他们习惯了有人陪伴的感觉,无论如何,似乎有一点是明确的,物质条件的满足却换不来精神层面的幸福。
晚上,张院长与工会王主席盛情邀请团队成员共同吃晚饭,团队难以拒绝两位的好意。张院长提到,他们可以算是“麻二代”,即他们的父辈都是麻风工作者,他们从小便在麻风村中长大,子承父业从事着麻风的防治工作,因而他们也称自己为“麻风人”。同时,张院长说,他们遇到这样一群探寻麻风病的年轻人,打心底是十分激动与开心的。
25日,医院进行口述史访谈。因之前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原估计有医院,其中有十几人外出务工,几位老人时常被家里接走,也有几位因耳朵不好不便接受访谈的老人,因此这两天团队仅共收集到16份休养员的样本。当日下午,团队成员在完成访谈任务后,共同阅读了张院长先前送来的院志等相关资料,院志记载了年至医院的大小事项及有关病人的档案,院志记载详细,为团队了解麻风病、医院的演变情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26日,团队主要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医院,如在明光麻风村一般,队长带领团队成员一起,给每位休养员写了几句话,汇成一张纸,十几张的留念信花了大家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写完之后团队马上带着留念信和一些小礼品拜访休养员们,并与其合影留念。因恰好是午休时分,碰上有几位老人家正在午睡的,成员便轻手轻脚地把东西放在桌子上。下午一时左右,团队完成了所有的志愿活动。令团队成员最感动的,是几位休养员们的送行。医院的最里面的一间房,几位休养员的腿脚都不便,却仍冒雨医院门口。高老向成员们念着:“你们来我们很开心,你们走了,我们很难过的。”陈蓉蓉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直击我心窝的是,快到门口的拐角处时,我再次劝说高老回去,高老却低喃道,‘要送到门口的,要送到门口的’,这样一个细节,一下子让我的眼眶有了泪水。原来最真挚最朴实的感情,便是如此。”
下午四时左右,团队踏上了回程的火车。再次考虑到南京疫情影响,团队协商决定再次绕过南京,乘绿皮火车南下至合肥,再由合肥前往杭州。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从杭州出发至东台,在东台停留三天;从东台出发前往徐州,再至明光,于明光停留三天;最后从明光出发至合肥,再至杭州,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并不规则的圆圈。行迹经过两省四市,总行程超过一千公里,形成实践日记将近五万字,收集到三十余份口述史样本。
责任编辑:吴霜
图文:陈蓉蓉、王展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