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15:00—17:30,由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未来教育学院、珠海校区团委、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办,京师未来教育家协会承办的乐育讲坛第十二期——“一心一意守初心,一师一校一辈子”在励教楼C如期举行。
主讲老师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 的会见的农加贵老师。
讲坛现场氛围活跃,到场学生踊跃发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分校党委书记韦蔚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向本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副院长盛双霞老师出席本次讲坛。
1讲座回顾农加贵是落松地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这里 的一名老师。
老师在讲座中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
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村民多是麻风病人,村子自然变成了“麻风”病人的集中治疗地。自年独闯“大山禁区”以来,农加贵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将名学生送出了大山。
年,读高二的农加贵,因为家贫辍学在家。前途一筹莫展之际,叔叔农春盛带来了“好消息”——有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然而,高兴了没两分钟,农加贵又陷入了愁绪,因为提供岗位的地方,是“麻风村”,在“谈麻色变”的年代,那里无疑是一片禁区。经过叔叔以及医生的劝导下,农加贵接下了这个工作。
然而在那里教学环境非常艰苦。但农老师并不轻言放弃,他回忆说:“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让我实在迈不开逃跑的步伐,一咬牙就决定留了下来!”渐渐,农老师得到了全村人的信任,后来学生的小升初成绩非常不错,他回忆说:“我现在都还记得, 分, 分,孩子们太争气了!”
农老师查完成绩后,又四处奔走,希望外面的学校能够放下成见,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升学的机会。终于,经过多番争取,广南县五中同意在体检合格的前提下,接收农老师的学生。
农老师和孩子们提着麻袋,走了三个多小时的村路上中学;临近中学的时刻,孩子们都不敢离开老师。村里的孩子受到歧视,座位上被划 ,不允许越界;而其他老师也不敢和农老师一起吃饭,开会时也不敢坐在农老师身边。担心孩子们会因为被歧视而辍学,老师也流下泪来;临别时,老师对孩子们说,“你在学校如果被欺负了,和我说,我来帮你们解决!”
年,因为上级的调动,农老师需要去另一所公办学校教学。但是,农老师走了以后,落松地村的孩子们就再也没有老师了。于是村长向教育局反映,要求把农老师留下来。农老师回忆说:“当年可以说是我离开那里 的一次机会,但我知道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在等着我,有一群特殊的群众在等着我,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我必须回来!”尽管在“麻风村”教学工资非常低,但农老师还是义无反顾回到那里。为了留住农老师,村民们每次都从政府补助的生活费中抽一部分出来给他,农老师深受感动,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教好村子里的小孩。他说:“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一直教下去!”
2授牌仪式韦蔚书记为农加贵老师颁发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聘书
3现场问答Q农老师,请问您是如何把学生教得那么出色的?A学生学的好不一定是我教得好,学生自己肯学,认真学,刻苦学,才能让教学成果更为出色,我教的孩子们学习都很刻苦,因为他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小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很多人都没上过学,我一个人有时候教不过来,就会让年纪大的带着年纪小的学,这样学生互相学习,效果会更好。
在提问环节中,有许多学生提出愿意去农老师的学校支教,也有来自广南县当地的学生提出愿意在寒暑假到落松地村志愿帮小孩子们上课。
期待同学们散发热量,动身支教的那一天。
4合影留念一心一意守初心
一师一校一辈子
农加贵老师不忘初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未来的我们,也将带着老师的厚望,继续前行!
文案
沈宜初周之斐
拍摄
王凝重
排版
吴悦锶
初审
余靖瑶时欣悦
终审
闫虹庚姜思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