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中医读书汇rdquo第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12.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中医工作的人而言,翻阅各类中医名家专著、医案,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学习他们的学术理论之余,有时我也禁不住遐想,为何这些医家能穿越上百年甚至千年时光,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名字呢?他们有什么伟大之处值得历史去铭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留意医家的生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历史上留名的这些大医,他们的生命过程居然如此曲折,他们的奋斗历程居然如此光辉灿烂。

例如明朝的李时珍先生,他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你知道他写这本书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吗?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乡村医生的家庭中,他一路奋斗,一直做到了皇家御医。对于我们而言,御医那可是最具荣耀的光环了啊,医院,那可比医院的名头都大,然而就是这么好的单位,李时珍居然“不安分”地辞职了。

辞职创业?不,李时珍做了一件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工作:编私人本草典籍。

这一弄就是27年,等到他跋涉了千山万水,翻遍从古至今所有医学典籍,撰写完他心心念念的《本草纲目》后,胡子已经全白了。

他兴冲冲地把书稿交给朝廷,并且给皇帝写信请求出版,然而,朝廷根本不管他的闲事。

没有经济能力自费出书,而且关键已经风烛残年,李时珍望着自己半辈子心血就要被蠹虫蚕食,真是心如刀绞。

但他还是做了最后的尝试,否则,死不瞑目。

他打点行李,到了江苏太仓,找到了当时已退休的礼部(中央级别)尚书、文坛领袖王世贞家中,请求他帮忙。王世贞看到这半车书稿,很痛快地给他写了序。

就这样、李时珍在绝望中去世了。是不是很凄凉?很绝望?

不过还好,在李时珍死后,终于有一位叫胡承龙的书商,冒着赔钱也要做的决心把李老先生的遗稿出版了,结果大火,一直翻刻,到现在已经不知几百版了。

看到这些,大家的心里是不是五味杂陈?

还有孙思邈,这是中国古代接触麻风病病人最多的医家,如果你查一下什么叫麻风病,不用我多说什么,你一定会崇拜孙思邈到五体投地,你一定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医者仁心”。

还有近代的许许多多医家,他们也曾历经许多磨难,像季德胜蛇药的发明者季德胜,一开始居然是一名叫花子,然而他治疗蛇毒却奇效无比,历尽磨难,终成正果。

我将这些中医人物传记按照古代篇和近现代篇分成两册出版——《中医那些人那些事·古代篇》和《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近现代篇》。大体以出生年月为序。

《中医那些人那些事·古代篇》有张仲景、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沈括、宋慈、朱丹溪、李时珍、傅青主、吕留良、吉益东洞、叶天士、陈修园、吴鞠通等医家。

《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近现代篇》有张锡纯、丁甘仁、曹颖甫、张简斋、陈存仁、承淡安、季德胜、罗有明、裘笑梅、朱良春、邓铁涛、奚九一、何任、尚天裕、王延涛、石学敏等。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许许多多的时刻,半夜敲字时,总是莫名被一些老中医的人生故事感动到鼻子一酸,然后很多读者读完,也总是鼻子一酸,大概,我与读者都被他们的人生事迹感动了。

在这本书中你也许并不能学到有用的中医技能,不能解决你身体的病痛,但是,一定能够帮助你在受挫、迷茫时,重燃学习中医的执情。

探寻近现代名医之路

12月14日至12月18日每晚7:30,“中医读书汇”第6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孔令青编辑将带领书友们一起探寻近现代名老中医岐黄之路。

只要购买了《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近现代篇》,即可免费参加共读活动!

年最后一期,希望《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近现代篇》共读活动成为中医人的年终狂欢。

寄语:

如果你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想要好好学些中医,那不要犹豫,因为学习中医的最好时机,永远是现在。

“一起读书,共话中医”。我们一切准备就绪,爱好中医的你呢?

《中医那些人那些事》

如果您手头已经备好《中医那些人那些事·近现代篇》,请尽快扫描下方汇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5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