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开打,这些人不能接种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7月22日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后,“啥时候能打”成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到了真能接种的这一刻,很多人心里又不免纠结起来:

疫苗真的有效吗?

疫苗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吧?

打过疫苗就一定不会得新冠了吗?

病毒要是变异了,这疫苗还管用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冠疫苗接种那些事儿。

谁能接种新冠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比较短,建议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要求之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不要同时接种。

王华庆提示,不建议发热患者、慢性病发作期患者、急性病发作患者、孕妇等群体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接种。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

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正式批准上市,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疫苗真的安全吗?

一、打疫苗后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吗?

任何一种疫苗,不管是在临床试验阶段,还是上市后的大规模使用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都是轻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肿,以及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

就我国目前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来看,基本上为轻度不良反应,尚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二、为什么有些人打疫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介绍:通俗地说,疫苗预防疾病的原理就是通过模拟病原体(病毒或细菌)在人体内引发一次可控的小规模感染,从而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能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免疫力。以后当有真正的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动消灭它们。

那么,既然是一次小规模感染,人体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发热、头痛,以及在注射部位出现的红肿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耐受的。

疫苗有效性如何?

“病毒在变异”是真的,但目前基本不会影响新冠疫苗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两个:

1、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变异不大。科学家分离了超过8万条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之后发现,序列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很高。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的变异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变异积累。

2、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设计,能适应和兼容病毒一定程度的“变异”。

接种那些事儿

一、时间紧张,可以一次性打两针吗?

一次接种两针这种情况,接种的医务人员是违规的,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加重,抗体维持时间、新冠疫苗效果也很难保证。

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不同品牌有不同规定,一般建议两针间隔14~28天。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接种,才能保证疫苗接种的效果。

二、接种完疫苗要注意什么?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接种者接种后都要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回家。回家以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高热不退等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提醒:接种新冠疫苗以后,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疫苗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而且特别是在当前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即使打了疫苗,这些防护措施仍然不减,以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

新冠疫苗9大谣言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zs/5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