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故事
深山老林,长着一种皮色红褐的藤茎,古称“赤藤”,今称“红藤”。如果用飞快的砍刀一砍,便流出好象血液似的红色液汁,所以民间又称“大血藤”。
明代有个山村村民叫赵子山,喜狩猎,又嗜酒成癖,于是每每啖食生肉饮酒,日久患了绦虫病,常闹腹痛,有时排便还解出这种寸白虫。求医治疗,医生令其先戒酒少肉,但他难下决心,因而病也就迟迟未治。
一次,他上山狩猎,并携酒在身,结果中午贪杯醉倒,直睡到日落西山,醒来见天色已晚,就索性住在一座破庙里,接着自斟自饮起来,尽兴了,倒在一张破草席上便睡。半夜醒来,口渴得厉害,便起床找水喝,但久寻不见,在明亮的月光下,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马棚,走进去见里面有只大瓮,瓮里有水,且清澈映月,于是便连连掬饮起来,只觉水甘如饴,清凉爽口。哪想第二天早晨醒来,一时内急,竟解出许多死了的寸白虫,肚里仿佛舒畅多了。他很觉奇怪,是什么驱出了自己肚里的虫?莫非是夜里喝了特殊的水。于是去马棚里看,发现瓮里的水呈暗红色,是寺庙里的仆僧编织草鞋所用红藤浸过的水。回家后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腹痛、大便排虫的毛病没有了。
他和医生讲了此事,医生查查书告诉他:“红藤驱虫是有记载的,你的病就是饮用了红藤浸过的水治好的,你从此该彻底戒酒,戒食生肉,否则还会旧病复发。你不至于一直住在寺庙里吧。”
大血藤,别名血藤、红藤、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红血藤、血木通、五花血藤、血灌肠、花血藤、活血藤等。为什么这些别名都不离"血"字?因为这种以木通科大血藤的茎入药的植物,其藤茎被砍断时会流出如鲜血般的红色液体。
大血藤的浆果造型十分有趣,多个肥厚的肉质聚于果柄,多数着生于一个球形花托上。
炮制后大血藤的饮片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异管,这些散孔呈放射状排列。
地理分布
产于中国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安徽。
中南半岛北部(老挝、越南北部)有分布。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选地整地:选择海拔米以上,土壤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呈酸性的
山坡地或疏林空旷地。选好地后,进行深翻,深20~30厘米,耕细,除去杂草,施足基肥,然后做成~厘米的畦。大田可选沟边地角、荒山坡或疏林间空旷地。定植前按行距1.5米,株距2米开穴,穴深40厘米,在穴中施入腐熟的猪圈粪做基肥。
种子繁殖:将当年9~10月采的种子洗净阴干后,进行沙藏,种、沙比例1:4,贮藏到第2年3月,在整理好的畦上进行条播,开10厘米深的沟,把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2厘米土,上盖草。行距30厘米,株距15~20厘米。40余天可发芽出土,约1个月后可间苗。越冬后,于春季移植。在早春挖好的穴中放入幼苗,将腐熟的猪圈粪和土拌匀,填入穴中,使苗的根部全部覆盖,浇水。
压条繁殖:冬季落叶后,把母株较长的茎分枝,分别绕成直径约30厘米的圈,每枝1圈,在株旁开穴,将圈斜放穴内,然后盖土压紧,使半圈埋入土里,半圈露在地面,以利埋在土中的一半能够生根,露出地面的一半能够生长新的枝条。至来年冬季将所压枝条挖起,按照根的生长情况,将其剪断,使成单株。然后在选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1.5~2米开穴,穴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茎藤栽入2/3长为好。栽后覆土压紧,并适当浇水。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播种后,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出苗时应短期遮荫,分次揭草,
,胡萝卜甙(dauc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毛柳甙(salidroside),右旋丁香树脂酚二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bisglucoside),右旋二氢愈创木脂酸(dihydroguaiareticacid),大黄酚(chrysophanol),香草酸(vanill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以及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p-hydroxyhenylethylcoumarate)和红藤多糖。
1.《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2.《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苦;平;无毒。
肝;大肠经。
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
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煮、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孕妇慎服。
1.治疗急性阑尾炎: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
2.治疗胆道蛔虫病: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小儿用量酌减。
3.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
4.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
5.治疗灼伤: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
1.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大血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2.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大血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
3.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
4.治风湿腰腿痛:大血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
5.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
6.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
7.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大血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8.治小儿蛔虫腹痛:大血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
9.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10.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健佰丽现已溯源最天然红藤片,健佰丽与您共同追寻人生健康之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