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年9月15日讯(记者钟亚萍通讯员黄贤君李梦园)41岁高龄孕妇陈女士去医院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上宝宝,却在怀孕23周+被诊断患上很难治疗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医院淋巴瘤多学科协作团队努力下,陈女士通过新型免疫靶向疗法,不仅成功治疗了恶性淋巴瘤,还在怀孕26周的时候顺利诞下一名克超低体重儿。目前,陈女士病情获得完全缓解,孩子已经9个月大,随访情况良好。
淋巴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为帮助更多人认识淋巴瘤这个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从年起,WHO和国际淋巴瘤联盟将9月15日确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年12月,怀上试管宝宝23周多的陈女士,出现了连续多天发热、颈部四肢皮疹、耳朵流脓疼痛、听力下降、左边脖子肿块隐隐作疼的症状。医院查不出病因之后,医院急诊科,医生高度怀疑她患有恶性淋巴瘤。
针对陈女士的复杂特殊情况,医院组织血液内科、病理科、超声影像科等,连线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并多次举行了淋巴瘤多学科MDT会诊,并且对淋巴结病理活检组织进行了精确的分子病理检查,包括免疫组化、免疫荧光FISH检测、淋巴瘤基因突变谱测序等。用最快的时间给出了精准的诊断:陈女士患上了罕见的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瘤的一种)。
肿瘤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陈女士的颈部、腋窝、胸肌、气管、脾门、腹腔等多处位置弥漫生长。如何保住腹中“珍贵儿”又及时救下妈妈呢?
据医院血液内科冯佳副主任介绍,T细胞瘤传统有两种治疗办法:一是全身化疗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这会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和长远期毒性风险,这就意味着陈女士此生极有可能无法再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医院血液内科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新BV+CHP方案新疗法——联合应用国内刚刚获准上市的CD30阳性的维布妥昔单抗新药,联合小剂量化疗精准狙击陈女士体内的肿瘤细胞,并且最大程度降低化疗副作用。
为此,医院组建了血液内科、产科、新生儿科、ICU、麻醉科、超声影像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在医护团队的精细治疗下,陈女士在27周+的时候,通过剖宫产娩出克的早产宝宝,并第一时间送新生儿科NICU进行治疗。术后1周后正式启动了BV+CHP方案抗肿瘤治疗。医生同时给陈女士采集及冻存了自体造血干细胞,防备万一复发,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多上一层“保险”。
经过6个治疗周期历时4个多月,整个治疗过程顺利。陈女士的孩子医院新生儿科经过精心照料,也顺利出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