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危机意识,在新冠病毒面前ldqu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日本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灾害大国。历史上的日本遭受了无数的自然灾害,光是发生地震的频率就占到了世界的20%。每年因地震,台风,海啸,大火和火山等天灾的罹难者至少在千人以上。

关于“你所居住的地区将来(今后30年左右)发生大灾难的几率是多少?”这一问题,内阁府曾面向全国15岁以上的1万名男女为对象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认为“确实会发生”“可能性很大”的人合计占63%,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以上的日本国民认为自己将来很有可能卷入大灾难中。

为了纪念年9月1日损失惨重的关东大地震,日本于年5月由内阁做出决定将每年的9月1日设立为“防灾日”。在这一天,日本全国各地区都要进行有首相和各相关大臣参加的地震防灾演习。加深对台风、海啸、地震等灾害的认识,并做好应对这些灾害的思想准备。包括“防灾日”在内的一周作为防灾周,将举行各种国民演练活动。

从家庭角度来看,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意识地准备好一段时间的用来防灾的储备物资和应急用品,更有专业的部门对这一方面进行指导监督。

除此之外,学校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要举行一次防灾训练。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这些防灾演练成为了日常,因此从年幼的时候就具备很好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也能从容不迫地面对。面对这次蔓延肆虐的疫情,很多日本人依旧展现出了这样的的态度,异常“淡定佛系”。

日本媒体每天不间断地报道疫情消息,并呼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有些人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日本街头一些人头攒动的公众场合,还是能看到很多不戴口罩的人。其中一部分人是因为根本买不到口罩,而另一部分人则根本不担心,因为致死率低,只要加强体质和免疫力就好。如果不小心被感染上的话,也是命中注定的。

从国民自身的角度来说,或许是因为日本发生灾难的频率高,很多人早已经已经习惯了,生死观越来越佛系。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和在日本盛行的“丧文化”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虽然这不能代表所有的日本人,但是能反映出部分人的心态。

其次是日本的政府和媒体,没能准确地向民众传递信息。刚开始的时候,是把新型冠状病毒当作普通流感来处理的。很多民众相信,新型肺炎和流感差不多,死亡率不高,只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就可以。方法有很多,比如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借助一些饮品。

根据日本媒体2月17日的报道,在日本号称有着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乳酸菌饮料,到10号为止三周的出货量同比增加了五倍,有些店铺甚至还贴出了缺货的告示。

时至今日,从厚生劳动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