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重发展快
自5月21日至6月9日24点,广州累计报告例境内新冠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据专家介绍,从目前临床接收到的患者情况来看,广州本轮疫情呈现一些新的特点:①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病人都是发病3-4天就转重症了,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而且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约为10%-12%,比以往偏高;②发烧症状的病人多,约80%的病人都发烧;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降低的速度很慢。网友议论
叽里咕噜磨磨唧唧:这里面有多少是打过疫苗的?确诊的多少?重症里有没有?薛之三谦:可能是打疫苗打的,危重症偏高了?世间美好与妳环环相扣:都知道外来入华是主要的感染源头,为啥不管控好入华人员,实施28天或更长的隔离管制?这源头不管控好,之前的一二遍筛查不是效果甚微?凡是28天内有国外旅居史都应该主动上报,不然就入刑,关键时期就应施关键之法。不然苦的是人民大众,费的是医者之心,耗的是国家财力。尾大的狸先生现在看来,当初分析的病毒进化方向是“高传染性低致病性”有问题。当初都在说,随着流行时间延长,那些高致病性病毒会因为宿主(病人)迅速死亡而被淘汰,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较小,而低致病性和高传染性的变种病毒更容易造成传播,最终新冠会流感化,甚至成为一种和人类和平共处的病毒。然而这个分析是建立在“相对隔离”和“宿主迅速死亡”的基础上的,以前不同人群之间交往较少,医疗条件又差,自然会满足这两个前提。但现在交通发达,病毒能迅速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即使在不发达地区吸氧等基本的医疗手段也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长的时间。更何况高致病性本身就意味着传染性较高。高致病性病毒变种会引起较为剧烈的症状,病人体内的病毒量又大,两者结合,会导致周围环境中病毒浓度更高,而高浓度病毒的环境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总之呢,普筛?隔离,即使不能完全灭绝病毒,也能起到类似自然进化的效果,使病毒的致病性降低。放任不管,搞出什么变种都不奇怪。广泛感染的情况下,小范围的打疫苗,更像是对病毒进行“品种优选”,选出最耐受疫苗的那个这里评论疫苗和病毒的关系,朋友们要小心,党说疫苗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你们疑问病重转化高和疫苗有关,还是疫苗导致病毒优化的可能,都可能会涉嫌寻衅滋事抓起来坐牢,管一切,当然也管病毒了,应该连病毒的信仰都被处理了,你们应该相信。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