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皮肤病理学习之路一一资讯3

贵州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_7235806.html

医院皮肤科做住院医师。当时是上午门诊,下午是科内业务活动。包括病例讨论,文献报告,政治学习和病房出院病人和死亡病例讨论。每周有1~2个下午自学。皮肤病理切片是科内技术员做。看病理和出报告是陳錫唐教授,他每日下午看病人,看切片出报告。他看完的切片和书写的病理报告,一般放在他办公桌上。次日技术员归档。我们住院医师是24小时負责制。我一般晚上到科室,将病理切片对照报告逐一学习。陳教授看切片很认真,描述也很仔细,如果病理典型,基本上和病理教科书一致。有些看不懂的切片,次日空閒时我再当面问陳教授。这种自学方法收获很大。年第八届中华皮肤科学会我得到优秀论文奖,陳錫唐教授和陈洪铎教授发给我奖

后来医院皮肤科工作。皮肤科原有皮肤病理室因文化大革命工作中断。皮肤病理组织送到病理科做,他们看切片和发病理报告。皮肤科和病理科都在门诊六楼,而且彼此紧靠。当年病理科主任许勤安教授对我们科送的病理标本要求我先看并发表诊断意见。遇到皮肤肿瘤,特别是些罕见肿瘤,我是一穷二白。许教授都很耐心细緻的告诉我。此階段我也跟许教授学习了大体介剖,细胞病变和大病理知识。她还指导我整理病理科的一套汗腺肿瘤切片用于教学。我写了《皮肤混合瘤l4例分析》,刊登在《江苏医药》上。当时很高兴。许教授今年93岁,精神很好。

年卫医院皮肤科举办高级皮肤病理班,来自江苏,安徽,新疆,河南,浙江等省7名学员和上海旁听的10名学员一起学习三个月。邱丙森教授亲自编教材,主讲了大部分内容。他讲课生动,哲理性强。他强调从一张切片,从一个细胞,要联想到它的生老病死。要求一张切片看一个夜晚,要身心全部進到病理世界。医院的数千张切片外,还传阅了杨国亮教授早年从英国留学带回珍稀切片。我和浙江医科大学附院皮肤科朱铁成教授睡在一张有上下鋪床的教室内,我睡在上铺,朱教授年纪比我大睡在下铺。同时要帮助看管显微镜,也为我从上铺下来常加班看切片创造条件,我画了二本皮肤病理手绘图谱。当时我们是艰苦,但很快乐。

年南京医科大学电镜室买了荷兰PhiIipEM—4OO型电鏡,它能放大8O万倍。同时买了日本日立S一45扫描电鏡,两部电镜非常先進,当时我想好多皮肤病问题可以被闡明。年在徐州市召开了文化革命结朿后的第一次全国皮肤科大会。我选为大会第一位发言,我报告的题目是《界线类麻风早期皮损的超微结构观察》。报告内容受到于光元等一批老教授高度赞扬。也鼓励我在皮肤超微病理上多做贡献。我在夏明玉教授指导和帮助下先后完成皮肤超微结构研究论文共41篇。我为第一作者19篇,夏明玉教授为第一作者9篇,与其他教授合作完成论文13篇,参编《人体皮肤电鏡图谱》。我们的研究对阐明一些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了详尽资料。

年我想到美国学习皮肤病理学,当时有2个皮肤病理教授同意我做访问学者,一个是梅奥诊所Winkelman教授,他发表很多皮肤病理研究的文章。要求到梅奥诊所学习的各国医生很多,他可以为我申请免培训费,提供学习环境,生活费自理。当时国人经济不富俗,无能力承担如此高的生话费,我只能婉言谢绝。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理研室在美国很有名,Ackerman教授曾是该病理室主任。他的继任主任是NeaISPenneys教授。他欢迎我参加他们的研究工作。他建议我在皮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研究聚合酶联反应在皮肤科的应用。因为这门技术在当时比较先進。可以有所发现。皮肤病理读片我可以隨时参加。同时给我中国副教授待遇资助我学习。我生活费有了资助。研究项目又较先进。我年9月11日终于到他领导的研究室工作了。研究空闲时,休息日我就去粉红色病理三层小楼,看当日和本周切片。切片有HE染色片,特殊染色片和免疫组化片。切片量很大,每日约百张。有不明白的切片再请问教授。收获很大。此间完成有关病理观察论文仅4篇,大部分时间用于皮肤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篇“毛囊漏斗瘤17例分析”是我和教授合作用美国资料完成的一篇中文论文,年在《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关于皮肤病理学习的其他收获我会在《美国皮肤病理阅片见闻》中叙述。

皮肤病学是我心中最鐘爱的事业。皮肤病理学是我最喜欢和酷爱的学问。感谢帮助我完成夢想的国内外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