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疫苗老将出征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新冠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今天(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结核病防治中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将”——卡介苗,最近将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战场。据《科学》等媒体的最新报道,一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非常规”临床试验即将在荷兰等四个国家启动,受试对象为感染呼吸疾病风险较高的两大人群——医护人员以及老年人,检验卡介苗是否能够起到对抗新冠病毒、甚至完全防止感染的效果。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全世界确诊人数在短短3个月内超过了37万;同属呼吸道传染病的结核病,一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科的介绍,以中国为例,结核病每年的发病人数为86万左右,是当前新冠肺炎患者的10倍。与对抗新冠肺炎不同的是,人类抗击结核病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微生物学家AlbertCalmette和CamilleGuérin利用传代培养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bovis),研制成了减毒活菌疫苗,英文简称BCG,也就是卡介苗。至今卡介苗是唯一获批的结核病疫苗。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新生儿要打的预防针中就包括了卡介苗,用来预防致命的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图片来源:RF那么问题来了,卡介苗针对的病原体是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而新冠病毒是一种病毒,截然不同的物种。为什么科学家会想到尝试用卡介苗来抗击新冠病毒感染呢?这里就得先了解一下疫苗起作用的原理。通常教科书上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当某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中属于“固有免疫”(也叫先天免疫)的白细胞,会快速展开攻势,通常可以帮我们处理掉99%的感染。如果这些细胞没抵挡在,它们会调用“获得性免疫”,让T细胞和产生抗体的B细胞加入战斗,特定的T细胞和抗体可以识别入侵病原体,进行精确打击。当病原体被最终消灭,一小部分免疫细胞保留了对这种病原体的“记忆”,下次同样的病原体入侵时,特异性的T细胞和B细胞就会有很快的反应。疫苗的开发就是基于获得性免疫的“记忆”机制。而过去的一些研究证据显示,卡介苗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有所不同。用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RadboudUniversityMedicalCenter)传染病专家MihaiNetea教授的话说,卡介苗的作用机制或许颠覆了教科书上有关免疫原理的知识。▲MihaiNetea教授和同事提出卡介苗可以“训练”先天免疫(图片来源:RadboudUniversity)Netea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卡介苗可以在人体皮肤中存活长达数月,不仅能激发“记忆”分枝杆菌的T细胞和B细胞,还能长时间刺激负责先天免疫的白细胞,从而快速应对各种新感染。Netea教授和同事们称之为“训练免疫”。在此基础上,Netea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在年发表过一项研究,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卡介苗可以防止感染减毒黄热病毒(引起黄热病的病毒)。卡介苗在结核病以外的非特异性效应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4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