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的艾灸治疗

风疹也称荨麻疹,是以皮肤上出现成块成片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异常瘙痒的一种皮肤病,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是艾灸的适应症。

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风疹块,大小不一,小如芝麻,大如蚕豆,扁平凸起,时隐时现,奇痒难忍,如虫行皮中,搔抓后增大增多,融合成不规则形状。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十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慢性病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现代医学认为,蚊虫叮咬、日光曝晒、寒风刺激、接触化学物质或粉尘、羽毛、动物皮屑、烟雾、鱼虾蛋、海鲜、调味品;病菌病毒感染;某些药物、疾病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均可引发此病。

皮疹,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红色或淡白色,周围有红晕,奇痒,发作快,消失快,不留痕迹。部分患者伴有发烧,病变发生在胃肠道及呼吸道时可有呕吐、腹泻、腹痛及哮喘等。

本病属中医学“风疹”“瘾疹”范畸,认为多因内有蕴热伏湿蕴结或血虚复感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客于肌肤所致。

活血祛风。

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

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5分钟。每日1次,艾灸一周休息2天。

艾灸法:治疗荨麻疹比较安全而又操作简单的当属艾灸疗法。

其穴位可选择血海、隔俞、神阙、大椎、涌泉、曲池、曲泽、合谷、至阴、足三里、大抒穴。艾条灸或隔姜灸,每日1次。一般用艾条灸比较安全些。

曲池为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抗过敏的作用;

血海能养血调血,活血化瘀;

膈俞为血之会,与血海穴同用,可调理营血,祛风止痒而收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足三里是人体强壮穴位,能益气固表,增强体质,健运脾胃除湿,通经络、理气血。

大椎疏风解表,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诸穴配合使用,相得益彰,共奏益气固表,养血活血,祛风除邪止痒消疹之功效,使疾病痊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健康不等待

与“艾”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hz/4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